市水务局做客“阳光热线”,回应水污染整治

17.04.2021  18:04

如何巩固治水成效、怎样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美丽湖应该如何打造……4月17日,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做客“阳光热线”,久久为功做好污染防治“后半篇文章”,全面开展污染内河涌“剿黑消劣”攻坚行动,确保2021年全市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建设美丽河湖,打造亲水生活圈,督促河涌从“”迈向“”,不断巩固和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在生态环境部门完成控源截污措施的基础上,通过清淤、活源补水、生态修复等措施,消除内源污染、增强水动力、提升河道自净能力,促进河涌消除黑臭。

2020年全市共完成213条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根据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2020年底,黑臭河涌数量大幅度减少,减少了123条。河涌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除了华阳湖外,还新产生了清溪镇清溪河、东坑镇东坑内河、中堂镇蕉利河、道滘镇厚德河等一批河涌整治典型案例。

今年,东莞明确提出,久久为功做好污染防治“后半篇文章”。要做实河湖长制,着力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缺口,全力开展污染内河涌“剿黑消劣”攻坚行动,在年底前消除市域内全部黑臭水体、所有重点河涌全部消除劣Ⅴ类,全市内河涌70%以上消除劣Ⅴ类,实现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中,建好万里碧道、休闲公园、生态驿站等,打造更多像华阳湖一样具有生态震撼力的美丽河湖、湿地公园,让综合生态效益充分释放,更好惠及发展、惠及社会、惠及市民。

打造“一河一湖一风景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控源截污系统的基本完善,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也相应要逐步升级到2.0版本,也就是从原来以河涌消除黑臭为目标升级到以建设美丽河湖为目标,继续做好水环境治理的后半篇文章。结合《东莞市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明确年度河涌整治任务清单为217条,明确2021年以全市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为目标。

东莞将充分发挥各级河长、湖长作用,实现全市河湖管理保护责任全覆盖。建立河长巡河、会议、督办、考核、约谈问责等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为全面系统治理河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协作保障。并从原来的清淤转变到河涌水质水量为重点,从简单的治堤转变到河湖缓冲带生态修复为重点,打造万里碧道和美丽河湖典型案例,努力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效”转变。

在确保2021年全市全面消除黑臭河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河涌水质和整体水环境,以“有河、有水、有鱼、有草,甚至能游泳”为目标,打造“一河一湖一风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建设150公里碧道

2020年全市共建成碧道60多公里,包括麻涌华阳湖碧道、长安茅洲河碧道、清溪镇清溪水碧道、东城黄沙河碧道、企石镇东江碧道等,超额完成省下达的37.7公里的建设任务。其中,麻涌华阳湖碧道为省级试点,目前已通过省河长办的验收评估。

根据东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到2022年底,东莞将建成碧道不少于350公里;到2025年底,建成碧道不少于600公里;到2030年,全市碧道建成总长度将达到1000公里。

东莞将按照碧道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持续做好推进落实,同时重点打造好滨海湾至松山湖、滨海湾至市区三江六岸、石马河、东江、寒溪河等市级主干碧道。其中,今年东莞要完成至少150公里碧道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东江干流和南支流碧道、松山湖碧道、同沙水库和水濂山水库碧道等,启动滨海湾至松山湖碧道建设,开展东江碧道建设项目的概念性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和水乡新城(道滘北)至市区三江六岸碧道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为明年动工建设做好准备。

同时,为确保碧道建设任务扎实推进,东莞将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碧道建设工作组,通过整合多个部门合力,加强工作人员和技术力量配置,切实发挥对全市碧道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技术指导作用,努力打造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亲水生活圈。

文字:周桂清

摄影:周桂清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