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突出通过“五进”活动做好法制宣传教育

15.11.2014  11:59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近日,本报组织记者走进我市村、社区等地,了解我市依法行政、普法、法律援助等情况,探讨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梅州之路。今起,本报推出“依法治市”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本报记者  李少凤

  通讯员  杜桃华  王芸  叶蓉

  近年来,我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六五”普法规划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突出通过“五进”(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居)、进企业、进军营)传播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老百姓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在梅县区雁洋镇文化公园,处处可见法制教育踪影。“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以法为准彰显公正”等宣传标语被刻在木板、景观石上。据了解,梅县区以建设“六村联动”为契机,结合“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活动,大力营造法制宣传氛围,使各类民事纠纷投诉大幅下降。

  在推进普法工作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丰顺、蕉岭在当地电视台开辟普法专栏节目,五华、平远成立普法宣传服务队,大埔开展“邮政快递送法进万家”活动等,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法律进校园”活动是我市提升青少年学法守法意识的有效手段。记者从梅江区黄遵宪中学了解到,该校聘请当地派出所副所长担任法制副校长,并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

  这只是全市各中小学广泛开展法制教育的一个缩影。蕉岭县在推动“法律进校园”的同时还改革教育模式,通过举办小品课、短剧课、实践调查课等,培养青少年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市公安局编印了42万多份《青少年警讯》,分发到全市各中小学校。市普法办联合相关部门举行普法漫画创作大赛,组织全市法制文艺巡回演出。市司法局组建普法宣讲团,开展普法宣讲百镇千村行,普法宣讲进百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等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市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普法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平台,扩大普法覆盖面。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官方微博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并自主研发“平安e通”智能手机应用系统,打造移动网上民意警务新平台。

  虽然近年来我市普法工作不断推进,但受法制宣传手段、群众接受程度等的制约,不少群众对法律仍没有概念,普法工作任重而道远。嘉应学院政法学院院长蔡国芹教授认为,普法要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以案说法”的方式让老百姓轻松易学。他认为,手机报就是一种很好的普法手段。此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利用车站、商场、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的广告视频平台,播放法制动漫和普法公益广告,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