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少年惊艳央视诗词大会

04.04.2018  11:06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连日来,就读顺德德胜小学五年级的10岁少年韦度,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诗词风暴。央视上周四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他答对了所有题目,斩获121分。8岁开始背诗,3年熟读诗词900首; 游览岳阳楼时,因流利背出《岳阳楼记》被免票……父亲韦奔坦言,对于儿子的教育理念很简单,贵在“坚持”二字。
   温故知新3年熟读诗词900首
  诗集、四大名著、武侠小说……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韦度家中看到,500多本书挤满了书架。韦度说,闲暇时他最喜欢窝在书房里,捧着一本苏轼的《诗词全集》慢慢吟诵。三年级时,全家去四川峨眉山旅游,景区售卖的竹简上刻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管识字不全,他仍然为词人的气概所折服。回到家后,翻字典一字一句地背下了全文。
  看着儿子对古诗词产生兴趣,父子俩约定了一个“五年计划”,每天背诵一首诗(词),到2020年时储备达到2000首。内容由韦奔挑选,涵盖了《长恨歌》《滕王阁序》《琵琶行》等高中生必读篇目和其他冷门诗词。今年元旦,韦度关上房门,花了整整4个小时,啃下了《滕王阁序》。
  有人担心,孩子只重视背诵诗词的数量,而忽略了理解。“纯属多虑了。”父亲韦奔笑着说,第一遍朗读时,他要求儿子先不看译文,自行理解诗词的含义,然后再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最后才对照原文赏析,“8岁的孩子的定力不足,我经常和他一起学,背完就抽考知识点。
  在韦奔的手机备忘录里,有一份记录数目的背诵清单。每完成100首,父子俩就重温先前背诵的内容,牢固印象。
   脱颖而出 被选上《中国诗词大会
  去年,在班主任陆玉娇的推荐下,韦度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海选,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百人团一员。陆玉娇透露,“广东总共有4万人报名海选,最后只录取了7个人。
  百人团分为少年团、青年团、家庭团和百行团,只有在前一场比拼中拔得头筹的人才能进入单人追逐赛。在第六场竞答中,韦度获得少年团第一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候场时还有些胆怯、害羞的韦度,一上台后又变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主持人董卿出题,“‘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韦度迅速作答,“秋季。”不仅如此,他还背出前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击败了百人团26人,一路答对了所有题目,最终获得121分。
  关于洞庭湖的记忆,韦度还有一个故事。董卿说起,去年在湖南登岳阳楼望洞庭湖时,他因流利背出《岳阳楼记》全篇被免票。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节目播出后,经常有小学生趴在教室窗口跟韦度要签名,韦奔便以这句话来提醒儿子戒骄戒傲,“越努力才能越幸运”。
   贵在坚持 诗酒趁年华每日诵背不易
  8岁开始背诗,在很多人看来“起步稍晚”。但韦奔认为,8岁到13岁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把碎片时间花在诗意的事情上,背诵一首诗是一件小事,但能坚持每天背诵,并不容易。
  每逢寒暑假,他便带着儿子去文化旅行,探访诗词中的景点。江南一带、黄山、峨眉山、黄鹤楼……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感受更深刻,对景物描写也很有帮助。”韦度腼腆一笑,“作文满分100分,我经常得90多分。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这句话也是韦度的人生格言。韦奔坦言,比起成绩,我更希望孩子能领悟诗人词人遇到困难时百折不挠、豁达的精神,进而塑造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