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个综合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揭牌

10.06.2014  12:10

  本报讯  (记者张柯)昨日,由市民政局牵头主办,梅州市嘉应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运营的梅州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揭牌。梅州市江西省寻乌商会、嘉城义工协会、梅州市食品行业协会等首批10家社会组织“入壳”孵化。这是我市首个综合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也是率先由民间社会组织承接运营的公办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据了解,该孵化基地是通过政府主办、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委托嘉应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培育社会组织。嘉应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我市一家枢纽型社会组织,拥有一支专业的社会组织管理团队。据该中心负责人朱宝寿介绍,作为孵化基地日常管理运营方,社会组织入驻后,将为其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指导协会组织规范运营,提供职能架构及可行的发展项目参考等。孵化基地实行“引进-孵化-评估-‘出壳’”的工作模式,为初创期公益社会组织和社会亟需型社会组织提供关键性支持,以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非盈利性民间社会组织。主要孵化公益慈善类、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服务类及生活服务类的社会组织。

  孵化基地也促使一些优质的公益项目落户梅州。梅州市壹家亲社工服务中心是由深圳壹家亲创办的本土社会组织,它的成立弥补了梅州本地社工行业空白。“孵化基地提供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对我们刚起步的社会组织拓展、对接梅州本土服务市场有很大帮助。”壹家亲社工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一些进驻孵化基地的社会组织负责人表示,经过民政审批登记便能成立民间组织,但社会组织的成长还面临人事、财务、税务和项目开发等问题。进驻孵化基地后,在两年孵化期内不仅免租金、水费、电费,还可享受300元的培育补贴。孵化基地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人事、财务、宣传等综合管理的机制,降低入驻机构运营成本,让社会组织腾出精力,投入公益项目。

  梅州市营养师协会秘书长陈智力认为,通过孵化平台能接触更多协会,并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社会组织的抱团发展。“此前我们主要针对营养师的专业协会,现在不仅可以跟基地内的食品行业协会、灵芝虫草行业协会进行跨行业合作,还可以为其他协会会员如酒店提供营养指南等服务,实现双赢或多赢。”

  “在两年孵化期内,入驻机构可实现内部规范化管理,自负盈亏、具备造血功能的组织就可‘出壳’。”朱宝寿说。孵化基地每年将面向社会公开进行一次培育申请工作,实现培育、扶持、孵化社会组织良性循环和基地综合使用效益。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1385个社会组织,但大多处于弱小状态。通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实现发展壮大、良性运行,反过来又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直接作用于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