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迎新点设家长止步线:让新生独立报到

11.09.2014  04:17

一位家长在家长止步线外等待女儿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刘阳 摄

一个新生在给未来的老师写寄语

  昨天是教师节,也是东北师范大学2014级新生的报到日。人民大街上的本部校区,6点刚过,就已经到处是提着大包小裹的新生和家长。今年,东北师大录取新生6954人,其中本科生3610人。

  9时,北苑食堂附近的林荫小路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新生,路两旁的迎新帐篷一个挨着一个,年轻女孩的说话声此起彼伏。坊间传闻男女比例1:8的东北师大,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女子军团。

   师范男有N重标准

   工科男只求长得好点

  迎新日,是学长们的幸福时刻。能参与迎新工作的学长,既可以和一大票同级的女生在同一个帐篷里朝夕相对,还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鲜嫩的学妹。

  教育学部,今年迎来157名新生,其中男生15人。迎新帐篷里,罕见的两个男生,坐在女生中间,热情地指导学妹签到。今年的学妹怎么样?一名男生说:“很活泼,很多萌妹子。

  不过,在女生众多的师范大学里,男生的审美观,终究比较挑剔。身处在男女比例1誜15的外语学院,大二男生张同学给学妹们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漂不漂亮不好评价,但是一定得会打扮自己,一定要有才华,性格活泼开朗,对人热情些……

  在人群中,记者遇到了几个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工科男。工科男的审美观是啥?一男生答:“长得好点的。”几人看着被“花团锦簇”的师范男,艳羡地说:“我是不比他强多了?以后得多来这蹭蹭课啥的。

   迎新点设家长止步线

   取名“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迎新点门前,用彩绳拉出了一条线,手绘海报上写着:“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示意陪同报到的家长们在这条线前止步。

  记者在此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有6名新生在家长的陪伴下来数学学院报到,3位家长在此止步,留下行李,让孩子自己进迎新帐篷报到;1位家长在孩子的劝说下止步;两位家长直接和孩子一起进了帐篷,忙前忙后。

  学院学生会主席杨非凡说,让新生独立报到,是学校今年的一项迎新政策,大多数学院都会提示家长,让孩子独立接受入学第一课。“我们希望今年的这些95后学弟学妹能从入学这一刻起,就脱离父母的呵护,自己面对未来的人生。

  新生熊晨昕的妈妈,就是被这条止步线“”住的一员。她千里迢迢从青海来到长春,虽不放心但又很坚决,“现在不少孩子都不独立,什么事都要家长来做,她现在上大学了,今天开始,就要自己面对以后的生活了,我必须要放手了。”很快,独自完成报到的熊晨昕走出来找妈妈,“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一个人完全能搞定。

   奥运冠军来迎新点报到

   低调当起博士新生

  体育学院迎新点,声势挺浩大,负责迎新的学长学姐身穿统一的红色运动服,在桌前坐得端正,两侧分别立着一台大音箱,播着今年《中国好声音》的学员歌曲。

  10点左右,一个瘦瘦的、一头金发的女孩在朋友的陪伴下来报到。迎新点的同学们手头都忙,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女孩是在今年的索契冬奥会上为中国夺得首枚金牌的短道速滑冠军李坚柔。

  签到结束,李坚柔拿着材料离开了。帮她签到的一名女生望着她的背影,对身边的小伙伴说:“她是李坚柔,奥运冠军呀!”报到点的同学们这才反应过来,遗憾地说:“你怎么不早说呀!

  体育学院的新生辅导员付饶摆摆手,劝大家:“她研究生就是在咱们学院读的,现在又读博了,以后见面的机会很多。

  走出迎新点的李坚柔,还是被一些眼尖的同学认了出来,一番合影之后,暂时离开了学校。她说,今年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在东北师大攻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博士,是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念研究生时,没有系统去学,更多的时间都在训练,为奥运会做准备,这个学期我终于有时间了,可以真正地体验校园生活了。

  她说,正式开课后,每周会有三四天来学校上课,其他时间要参加英语培训,很期待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没想到现在学校的迎新这么新鲜,师弟师妹也都特别热情。

   迎新日撞上教师节

   来报到先给老师写寄语

  一块贴满心形贴纸的手绘展板,立在物理学院的迎新入口,标题是“写给未来老师的寄语”。物理学院的新生来报到,第一件事,就是给即将相遇的大学老师送上教师节的祝福。不大的展板已经被贴纸布满了,写满了祝福语。学院团委宣传部的张坤玲说:“我们是师范生,将来也都要成为老师,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我们的老师感恩。

  除此之外,物理学院还有另一个文艺范儿的报到活动———时光慢递。来报到的新生,在明信片上写下一段送给自己的话,投进“邮箱”,毕业时,属于自己的明信片将重回手中,重温入学时的自己。

  本报记者 赵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