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的亲亲策略

19.05.2014  13:42

    ●张鸣

    帝王家的骨肉亲情,无论怎么讲究,都离不开两个字:虚伪。把虚伪的道德强调得越声势浩大、涕泪交加,这道德背后的残忍,就越是凶猛。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堪称一个老字,一口气活到86岁。要不是侯景把他活活饿死,熬过90岁应不成问题,在皇帝群里,可以当老大的。

  亲亲策略,爱自己家人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堪称一个老字,一口气活到86岁。要不是侯景把他活活饿死,熬过90岁应不成问题,在皇帝群里,可以当老大的。所以,北边的人,尊敬点的叫他老翁,不客气的,就叫他老儿。由于活得长,梁朝基本都是他当政,他死后,虽然还有几个皇帝,但都是一闪即逝。用他的话来说,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何恨焉?自己给自己挣了家业,自己再把它败掉。

  然而,打天下那阵儿,萧衍也和众多帝王一样,准备建立万世基业。不过,他推行的是亲亲策略,爱自己家人。但凡萧家的兄弟子侄,一律身居高官,大权在握,即使贪腐也不影响官位。要是民怨沸腾,也只用家法处置,暂时去了官职,避避风头,过后还是高官厚爵。

  宠坏六弟,也宠坏儿子

  萧衍的六弟临川王萧宏,率兵出征,一朝兵溃,单骑逃回,什么事也没有。过了一年继续做高官,掌兵权。萧宏还是个财迷,他府上有上百间库房,平时封得密不透风。有人向萧衍告发,说临川王库房里都是武器。这回萧衍有点怕了,借故亲自去库房勘察,发现里面全是钱,每一百万放一堆,总共有3亿多,珍贵绢帛也堆得到处都是。看过之后,萧衍根本没打算治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反倒夸奖他会过日子。这个兄弟会过日子,他治理下的百姓,日子就没法过了。

  萧衍的亲亲策略,终于得到了他六弟的回报。萧宏被爱得不行,起了杀心,准备除掉梁武帝。一日,打探好了梁武帝要去光宅寺上香,遂派死士埋伏在路上,打算行刺。结果,梁武帝临时改变了行程,谋刺未成。此事败露后,萧衍流着泪对萧宏说,他不学周公诛管叔,也不学汉文帝诛淮南王,只好免掉萧宏的官职了事。

  对兄弟如此,对自己的儿子也这样。萧衍的第六子萧纶做刺史不仅暴虐,而且胡来,搜刮民财不遗余力,也做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事。看人出丧,哭得哀伤,他非要把孝子的丧服扒下来,自己穿上,学孝子哀嚎。梁武帝免了他的官,他就找一个干瘦的老头,穿上龙袍,扮作他的爹爹,按在上座,自己在下面磕头诉说自己如何无罪,然后把老头拖下来,并剥下龙袍,用鞭子抽打。都折腾到了这个地步,萧衍也没真动怒,就是暂时处罚一下,过后王爷还是王爷,刺史还是刺史。

  最危险的敌人,恰是自家人

  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其最危险的敌人,恰是自己家人。反正大家都是同一血缘,都有资格做皇帝。龙椅又没有刺,谁不能坐?帝王之家的父子兄弟,不似草根布衣,从小又不在一起玩耍,一出生就有各自的小家,奶妈仆人一大堆,跟身边宦官的关系反倒比父亲兄弟还近些。不管怎么强调父慈兄友,最后也亲密不了。所以,无论萧衍怎么亲亲爱人,最后把他坑死的人,还是他的自家人。

  侯景打上门,兵微将寡,威胁并不大。但被派去应敌的侄子临贺王萧正德,却暗中跟侯景勾结,致使都城沦陷。城破之后,萧正德第一个领人杀入宫中,要萧衍的脑袋,还是侯景拦住了他。如此深仇大恨,就是因为萧衍先前无子,立萧正德为太子。后来妻妾多了,梁武帝也有了亲生儿子,萧正德的太子就被废了。其实,不做太子后,萧衍待他并不薄,没想到却招恨到这个地步。

  萧衍死后,侯景也死了,子侄们一片混战。赤裸裸地骨肉相残,萧纲、萧绎、萧纶、萧誉、萧詧打成一团。为了获胜,几乎每个人都引北兵入援,不仅祸害自家兄弟,而且祸害了一方百姓。结果,梁元帝萧绎被他的堂兄弟萧詧引西魏兵害死,而萧詧只能待在一座空城,做一个傀儡的梁王,不久郁郁而亡。

  帝王家的骨肉亲情,无论怎么讲究,都离不开两个字:虚伪。把虚伪的道德强调得越声势浩大、涕泪交加,这道德背后的残忍,就越是凶猛。假的就是假的,一万年,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