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帮助视障人士“看”电影 她是“讲电影小组”文化志愿者
陈俐丽:为视障人士打开一扇窗
文化志愿者陈俐丽正聚精会神地给视障人士讲电影 受访者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全媒体记者 赵水平)电影开始了,没有熄灯。
“这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老电影。电影根据甘肃庆阳中学生李勇的真实事迹改编……(石娃)从小没有了妈妈……石娃为了既照顾好爸爸,又不耽误学习,决定背起爸爸上学。”这段话不是电影《背起爸爸上学》里的旁白,而是一位电影讲述人自己写的串词。
一间明亮的办公室,没有大银幕,只有一个普通的LED屏,来“看”电影的20多位观众,全都是视障人士。电影讲述人声音甜美,语气温和。他们聚精会神,侧耳倾听。
讲电影的人名叫陈俐丽,一家私企老板,也是一位资深文化志愿者,现在是南城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辅导员。去年10月,市残联、市文化馆联合启动了“心目影院”项目,让东莞的视障人士也能“看”电影。喜欢挑战自我的陈俐丽毅然加入了“讲电影小组”,她也是第一个为视障人士讲电影的东莞文化志愿者。
电影看了不下20遍
心目影院,顾名思义,为视障人士开启“心目”,让他们也能享受电影艺术带来的乐趣,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和辛福感。通过电影讲述人描述画面里的信息,配以电影的音效,视障人士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画面内容,欣赏和感悟电影艺术的魅力。
“看”电影过程中,视障人士获得信息的多少,与电影讲述人有很大的关系。“不是对着串词读就可以了,没那么简单。”为了讲《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陈俐丽看了不下20遍,直到对电影的情节、镜头、细节等了然于心。因为讲的时候不能压人物对白,哪里会停顿,停顿多久,如何阐述,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如描述树有多大、河有多宽、楼有多高,不能用计量单位来形容,要用更形象化的语言,如“他们家外有一棵两人怀抱大的树”。
采访当天,陈俐丽给记者看了她写的串词,A4纸打印,整整12页(小四字),上面零星用红色的笔做了一些标记。“这是修改6次后的版本。”初稿成型后,她就坐在电脑面前,边看边念,一遍一遍看,一遍一遍改,反复推敲。
准备登台期间,陈俐丽经常练到凌晨一点才睡。白天忙公司的事情,晚上要照顾家庭,之后才有时间静下心来练习。
要对得起他们的耳朵
一部电影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往往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陈俐丽,因缺乏农村生活经历,在试讲《背起爸爸上学》这部以农村为背景的电影时,还闹出不少笑话。“麦秆”说成“稻草”,“大黄狗”说成“小狗狗”,不知道是“铜勺子”还是“铝勺子”、是“泥胚墙”还是“青砖墙”……回忆当初试讲时的尴尬场景,她忍不住笑出了声。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小细节并不影响视障人士对剧情的理解。但在较真、严谨的陈俐丽看来,必须对画面上的东西进行真实的描述,不能随便应付,要对得起他们的耳朵。
准备的过程并不都伴随着欢乐。“中间其实是很枯燥很艰辛的,要有耐心,很耗时间和精力。”陈俐丽深有体会。
一次,她拿着话筒在同伴面前讲了40分钟,后来发现自己的手很酸痛——因为话筒有点沉。怎么办?她回家后找了一个和话筒差不多重的锤子,然后用塑料袋、绳子包扎好,拿着坐在电脑面前练,锻炼自己的臂力。没想到效果挺好,给视障人士讲的那天,真的不累了。
收获最大的是自己
陈俐丽担任电影讲述人缘于2016年她看的一本书——《没眼人》。该书的作者亚妮曾是浙江卫视的当家花旦,她花了13年时间在太行山深处跟踪纪录拍摄,完整再现“没眼人”的前世今生。这些“没眼人”是二战时期一支盲人谍战部队的后裔。他们与世隔绝,以流浪卖唱为生,至今保持着军队的生活建制;他们不知道他们唱的歌,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是最原始的传承人。
看完之后没多久,让视障人士也能“看”电影的“心目影院”项目启动,并面向社会招募讲电影的志愿者。看到消息,陈俐丽毫不犹豫报了名。
讲电影虽然辛苦,费时费力,但她乐在其中,“其实,收获最大的是我自己,不觉得吗?”因为讲电影,她让视障人士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因为讲电影,她得到了成长,学到了很多东西,明白了什么是镜头的推、拉、摇、移。温暖他人,快乐自己,这可说是志愿精神的生动体现。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在陈俐丽等文化志愿者的推动下,“心目影院”项目吸引了东莞大学生的关注,已经有高校学生前去“听”电影,戴着眼罩,用耳朵去感受故事情节,体验视障人士感知社会的方式。
采访快结束时,陈俐丽分享了一段复旦名师陈果关于正能量的话:真正的正能量就是你活出了一个光源,你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你不需要跟他说什么,当你活成一束光的时候,他要接近你就是接近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温暖到他了,你都照亮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