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加强生产事故隐患排查

07.09.2015  21:13

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调查处理

部署推动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和东莞粤海银瓶创新区建设

  6日上午,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调查处理,部署推动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和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建设,审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该《办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职责。该《办法》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机制、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监管职责和部门分工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会议强调,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或全面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依法公开隐患排查整治的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要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强化责任追究。

  为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严肃事故责任追究,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我省重大、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的工作原则,规定了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任务、形成责任追究意见的程序、内容、方式,加强了参加事故调查的相关机关之间的工作配合,强化了责任追究的落实。

  会议指出,规划建设珠海西部生态新区,有利于加强珠江流域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深化珠海与港澳更紧密合作发展、加快珠三角世界级制造业基地转型升级和提升珠海国际宜居城市建设水平。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该《规划》提出,要围绕“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总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陆海联动、区域协同,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改革创新、激活潜力,实施“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战略,把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建设成为珠江流域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战略支点、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重大平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核心基地、国际宜居城市的示范新区。会议强调,新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从容建设。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处理好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组团发展,各组团之间保持生态间隔。不过于“贪高”、“贪大”,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和人口规模。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该《规划》提出,要以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为主线,以集聚高端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和全面创新为动力,坚持高端引领、产城融合、绿色发展、机制创新,把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打造成为国家智造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珠三角实施创新发展的新平台、广东国企投资拓展的新载体、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示范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智慧新城区。会议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产业选择上,要坚持高端化方向,重点发展能起到引领拉动作用的高端、精密装备制造业。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和主攻方向,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为重要抓手,强化工业基础,注重集成应用,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道路,争创制造业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双中高”发展目标。《实施意见》确定了我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和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