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加强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交通环境

17.06.2016  09:44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甘劼伟)  “城市管理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能力建设的必修课,体现政府行政效能、标准及水平,在任何方面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常平镇委书记黄庆辉表示,常平作为东莞主要的交通枢纽、全国文明村镇、东莞重要的文明窗口,全面提升城市面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责无旁贷,必须全力以赴,勇当标兵。

常平镇是东莞乃至珠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设有两个大型火车客运站(东莞东站、常平站)和一个国家一类铁路口岸的镇,每年经两站及口岸进出的客流量超过2000万人次。莞惠城际轨道在常平镇设有两个站点,潮莞、从莞、番莞等高速在常平交汇,交通网络较为完善。

得益于交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平镇成为了东莞较早发展的镇街之一,城镇化水平达到了80%。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常平镇的城市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过分追求城市的快速发展,忽视城市的规划控制和对规划的执行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混杂,加上外来人口较多,火车站带来的管理压力,治安形势仍不乐观,非法营运仍然较多,给交通秩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近年来常平镇一方面以人为本推进城市升级,完成东莞火车东站改建工程、莞惠城际常平东站及周边广场、新汽车站建设等;另一方面强化精细化管理,集中整治城市“六乱”问题,完善主要路段市政设施设置,加快交通堵塞点分流改造。

黄庆辉表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常抓不懈,纳入常态化管理。这次利用3个月时间集中整治提升,适逢其时,为城市面貌的大整治、大提升提供良好的氛围。

接下来,常平镇将从软硬件方面着手改善全镇交通秩序。首先,该镇继续完善交通管理模型,深化城市交通规划编制,通过规划手段提高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道路交通组织、交通信号灯、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秩序;同时,启动《常平镇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包括道路横断面设计、交叉口及路段过街设计、交通管理及控制等,并鼓励群众多使用慢行交通,缓解交通压力。其次,常平镇推动城轨站、火车站、公交车站一体化路网的快捷对接,加快推进镇际村际联网路升级改造,实施常平大道畅通工程,大力整治交通黑点和交通秩序,增设道路中间护栏,改善出行条件,确保群众安全高效出行。紧跟着全力打击非法营运、克隆(仿冒)出租车、“营转非”大客车、危运车等扰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行为,提升公汽、公的服务,增建公交风雨亭10座、公交站牌56个,提升公交服务环境。最后,则是建立打击酒后驾驶长效机制,继续大力开展涉酒、涉毒驾驶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营造打击酒驾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