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4000余党员干部上课:啥礼能收啥礼不能收

09.11.2015  16:54

党员领导干部哪些礼沾不得?权色交易怎样界定?对抗组织审查行为有哪些?日前,《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起草组成员、中央纪委法规室副主任谭焕民受邀参加佛山专题辅导会,为4000多名党员干部详细解读,回应了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

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准则》《条例》,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事实上,党员干部违法犯罪都是从违纪开始的,我们看到的一些忏悔录,特别是违法的省部级以上高级领导干部,组织上如果早一点提醒他,早一点拉他一把,给个处分,就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了。”谭焕民说。

■延伸

焦点一 官员“土豪气”会受处分?

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撤销党的职务处分。

谭焕民指出,党员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背离了党章关于艰苦朴素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讲排场比阔气,动辄挥金如土,就像民间说的“土豪”作风。“对不良影响的界定,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焦点二 如何区别礼尚往来与收受?

条例》第八十三条对收受和赠送礼品消费卡行为也有明确的规定。

“从近年来我们审查的情况来看,收取礼品、礼金、消费卡问题比较突出,有必要对此进行党纪责任追究,防止收受礼品、礼金发展为权钱交易,很多受贿犯罪都是从送礼开始。”谭焕民说,这并不是说,禁止一切收受礼品、礼金的行为。

他解析:“对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一律不准收受。你的管理或服务对象以及与你之间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消费卡一律不能收。”

“收受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和消费卡,要视情节轻重给出处分。标准是什么呢?礼尚往来是指礼节上的有来有往,比方说同学的孩子结婚了,你给他礼金,你们家的小孩也结婚了,他也送礼金,这都是正常的。礼尚往来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风俗习惯等酌情来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