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沉下身 百姓更轻松

29.01.2016  11:33

  ■ 邱发平

  本报昨日报道,去年以来,梅江区江南街道办各驻点团队主动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89条,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452个,化解矛盾纠纷34宗,各级投入资金130多万元协助解决问题。

  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深化,不仅对于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举措。

  领导干部沉下身,百姓更轻松。沉下身段,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多深入基层,扎根于基层,多入户走访、实地察看,与老百姓建立“亲戚”关系。做到如此,一来方便群众认识并了解他们的联系干部,知道遇到问题的时该找谁反映。二来便于干部收集民意,了解群众疾苦,更好地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

  梅江区江南街道办各驻点团队一年来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452个,赢得了群众的态度转变、支持信任,成效卓然,可喜可贺。但从反向思维来讲,这也说明基层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而且一些问题群众可能早就反映过,但限制于客观条件因素,有些问题长期积累得不到解决,给群众增加了烦恼、负担。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以前不够沉下身,没有换位思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困难不够重视,甚至是流于形式所导致的。

  只有沉下身,带着感情走近群众,才能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理解群众的疾苦和所思所望。况且,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沉下身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能提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筹划长远发展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领导干部要做政治的明白人、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开路人、班子的带头人。我们所要学的就是,下基层,贴心百姓;干实事,为发展开路。习近平总书记都能深入农户,脱鞋上炕与老百姓唠嗑交心、聊家常,我们的干部更当以此为榜样。

  当前,经济社会进入深度转型期,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农村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留守儿童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是广大群众的忧虑和心病。面对这些问题,怎么样善于发现和寻求解决办法,都需要领导干部增强一线意识,“俯下身、沉下去”,解决“最后一公里”困难,群众才能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