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会见朱立伦 “定义”两岸命运共同体

05.05.2015  04:22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就此提出5点主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习近平对朱立伦率团来大陆访问表示欢迎。他表示,10年前,在两岸关系剧烈动荡之时,国共两党为了两岸民众共同命运,冲破历史藩篱,实现和解,共商维护台海和平之道。10年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两岸同胞的广泛支持和认同,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和赞扬。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就此提出5点主张。

朱立伦表示,1992年在海协海基两会共同努力下,达成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双方进行多次会谈,把两岸对抗纷扰转变为合作交流。2005年后,国民党把“九二共识”纳入党纲。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的建议也逐步落实到交流合作中。海峡两岸同为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两岸和平发展已取得很多成果,希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在区域和平、环保、经济整合等方面携手合作,让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和青年群体,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习近平就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

主张一:坚持“九二共识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否认“九二共识”,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搞“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就会损害民族、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摇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发展。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国共两党应坚持对两岸关系的正确认识,旗帜鲜明反对一切损害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言行,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台海和平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而复失。为此,双方可以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

解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表示,第一点主张可以看出有人想否定“九二共识”,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搞“一边一国”、“一中一台”等等,这个透露出的是道路方面的问题,传递出大陆方面对动摇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石高度关切。

主张二:欢迎台湾加入亚投行

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要充分考虑两岸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我们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并且对台湾同胞开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我们将继续维护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两岸可以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妥善安排。台湾方面表达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愿,我们持欢迎态度。

解读:刘国深说,这个主张主要针对的是台湾区域合作的问题。非常具体地明确了两件事,一个是欢迎台湾加入亚投行,会妥善安排,另一个是对于台商的合法权益还会继续维护。

主张三:增强民族认同

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两岸双方要继续创造条件,扩大同胞直接交往。我们将适时实施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来往的措施。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

解读:刘国深认为这一主张针对的是台湾社会这几年出现的认同问题,有些人否定中华文化,可以说“民族魂”的问题现在有点“魂不守舍”了。大陆方面对台湾社会出现的这样一些逆流、暗流表示关切。

主张四:增进政治互信

第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汇聚两岸同胞智慧,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双方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关键是要“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两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解读:刘国深说,台湾社会这几年在政治恶斗之下,有些政治人物开始越来越狭隘,格局越来越小。这在第四个主张有体现,但是没有明指,只强调要“着眼大局”。

对于“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该主张表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刘国深认为这个提法大陆方面非常坦诚,而且很高端,是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

主张五:致力中华民族复兴

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指日可待的。我们真诚希望,国共两党秉持民族大义,承担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两岸人民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的神圣责任,团结两岸各党各派和各界人士,努力开创两岸关系新未来,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解读:“这一主张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中华民族复兴不是大陆一家的责任,希望台湾一起干,共同承担责任”,刘国深表示,大陆方面呼唤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这一主张中提到“团结两岸各党各派和各界人士,努力开创两岸关系新未来”,其中的“各党各派和各界人士”,刘国深认为这是非常有格局的提法,不仅这一点,其他四点其实也是在对台湾所有政党讲的,表达大陆方面对于两岸关系的态度。

习朱会”中有哪些新提法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认为,此次习近平提出的5点主张和之前三次国共最高领导人会见所提主张相比,最大的不同一是针对台湾局势最近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表示关切,例如有人想否定“九二共识”,出现极端利己主义,否定中华文化等等,特别呼吁两岸各界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带来的福祉。再一个不同就是每一条政治主张都非常积极、务实和具体。此次国共最高领导人会面,习近平的5点主张中有哪些新提法?刘国深也给北京青年报记者作了介绍。

新提法一:“制度框架

刘国深说,在第一点主张中提到,“双方可以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制度框架是什么?是和平协议?还是法律基础?未来需要高度关注。第一点中提到“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台海和平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而复失”,就是说这两年老百姓都获益了,如何让这样的和平发展状况制度化,需要个制度框架。这是大陆方面非常正面的一个期待,不是大陆强加给对方,而是希望双方积极探讨。

新提法二:“便利两岸同胞来往的措施

刘国深认为,习近平表示“我们将适时实施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来往的措施”,这是非常正能量的宣誓,而且后面应该马上会有具体政策出台。

再次提到:命运共同体

另外在这次会面习近平再提“命运共同体”,这在胡锦涛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就有类似的提法,习近平也明确表示过两岸是命运共同体。“这个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政治,还包括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两岸都是命运共同体”,刘国深认为,特别是过去十年这个共同体在强化,朱立伦也肯定了这一点。过去一段时间因为两岸长期不往来,共同体受到伤害,大陆方面希望这个共同体应继续加强。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
本周江南华南雨水频繁 广东的小伙伴体感比较闷热
  本周,随着副热带高压撤退,雨带南落,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全面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于文静)农业农村部新浪广东
广东今明天雷雨频繁 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中国天气网讯 广东已进入降水频繁的龙舟水时期,新浪广东
水利部:最近三天赣闽等地2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水利部7日发布汛情通报,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