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典】习近平: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
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学习经典】习近平: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出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习大大提到:
中国古代先贤说:“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究其根本,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远未解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这些因素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有效需求不振。其表象是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债务高企、贸易和投资低迷、实体经济失速、金融杠杆率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像一个人生了病,看起来是感冒发烧,但根子在身体机理出了问题。
【学习经典】习近平: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
找准了病灶,就要对症下药。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二十国集团要确定目标、指明方向、发挥领导力。我们既要治标以求眼下稳增长,又要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既要落实好以往成果,又要凝聚新的共识;既要采取国内措施、做好自己的事,又要精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一)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原)”,是北宋欧阳修说过的话。
治疗病患,要从病因根源的生发处去治愈;
拯救弊病,要从弊端根本的起源处去解决。
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从中医思维里医人治本的思路,扩展到上医医国、针砭时弊的思想。
无论是身患疾痛、治病就医,还是人生症结、问题解决,甚或是社会治理、深化改革,都是同样的道理。
与“治本”原则相对的,就是看似见效快、实则隐患多的“治标”方法。
比如,对于皮肤护养:
只用浓厚妆容涂画靓丽,就是“治标”,芳华刹那表面,更深伤害内里;
而用饮食运动作息调理,就是“治本”,深入养护气血,长久维护健康。
比如,对于社会秩序:
只用严苛法令的硬性管控,就是“治标”,法令总会不完善,漏洞总会有人钻;
而用德善引导的软性教化,就是“治本”,提升人文素养,自觉依法守法。
比如,对于幸福感受:
只用物欲填充去标榜幸福,就是“治标”,感官的冲击易逝,精神的空虚难治;
而用内心充实去创造幸福,就是“治本”,人生的真正丰富,心灵的实在获得。
(二)
【学习经典】习近平: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
“治标”之法,也就是俗话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顾表面现象的暂时压制,也许更是转移了矛盾,也许更是加深的隐疾,也许更是潜伏了危机。
就像在一盆厚厚冰坨的表面上泼些热水,貌似是缓解了冰冻、增加了热能,实则是进而加重了结冰,令冰寒之势更加难以融化。
而“治本”的法则,虽然可能见效缓慢,却是在深入机理、探寻病因、调理整体、改善系统,从本质上扭转弊病、从根源上转危为安。
在冰底烧火,完全溶解冰寒,确实需要些耐心,但这就是“治标”与“治本”的不同治理方向:
是要一个欢喜的假象、自欺欺人,
还是要一个彻底的结局、春暖花开?
《文子》有言:“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 ”这就是古代谚语常说的“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而《国语》里面也称:“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
斩断祸根,才不令祸患重发复生;
截源断流,才避免毒流汹涌重来。
(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选择“治本”比安于“治标”的人更加需要勇气:因为他时刻要面对被众人怀疑的孤立、被时间打击的寂寞,还要面对在水滴石穿折磨信心时,自我心理上的畏惧与动摇。
而被他治愈的疾患对象却是何等幸运,可能已经被生活病症缠绕得不知所措、只想求快求变的人,却幸运地没有遇上一个潦草不负责任又喜好虚假业绩的命运决策者。
一个肯直言、敢担当、有魄力的社会决策者、问题医治者,他宁愿良苦用心地陪你熬过猎猎严寒、走过漫漫长途,只是为了真正领你迎来世界的春回,而不是简单用一缕热气换你一次体尝暖意的迅速感激,然后再弃置你于寒意更甚时、他早已转身离开。
请给治本者一些耐心、一些信心、还有一些理解的同心,正如同《诗经》里说“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那样艰辛,他要去追根求源地拔除病因,原本就是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地给自己加重负担。而负重前行,是因为确实值得;追根究底,是因为确实需要;正本清源,是因为确乎有用。
(四)
“治标”是急速解决当下,“治本”是谋求根本长远。
如果能够将“治标”和“治本”相结合,那就是远近兼顾、那就是缓急从容。
那就是真正的善医者,有当机救急、有长线疗治;
那就是真正的救弊者,有近搏疾行、有远见卓略。
近者信之,远者怀之,善医国者,国民安之。
(文| 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