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平安好医生创始人王涛: 互联网医院目前仍是“蓝海”

19.04.2016  19:00

原标题: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平安好医生创始人王涛: 互联网医院目前仍是“蓝海”

高端访谈

  互联网医疗雏形从2014年开始初显并取得飞速发展,在经过了1.0时代的网上挂号到2.0时代的网上诊疗后,移动医疗正在向3.0时代进发,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互联网医院,正一步步打破瓶颈,改变传统医疗模式。近日,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平安好医生创始人王涛接受采访时指出,国家新政给互联网医疗行业传递出巨大利好,互联网医院目前仍是“蓝海”,如何开辟出一片天地值得关注。

  移动医疗瓶颈“破冰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国家卫计委李斌主任曾提出,要借助互联网+推动医疗改革进一步发展。然而在移动医疗经过发展到了今天,却遇到了瓶颈。

  “假如现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仅仅只是提供一个满足患者挂号问诊的服务,那么它的发展前景必然是受限的。无论是平安好医生还是其它的APP,都并不满足停留在这个阶段,平安好医生的愿景一直是通过APP这个载体,打通从预约挂号到问诊配药、医保报销,再到大病的手术治疗与国内公立三甲医院的相互联动,直至建立完整的网上医生团队,拥有自己的互联网医院,真正形成一个互联网医疗的闭环运作。”王涛表示。

  在王涛看来,移动医疗现阶段遇到的障碍很多,首先就是网上诊疗开设电子处方能不能得到医保的认可和报销,异地诊疗报销症结如何消除;其次开设视频问诊还有技术和制度上的障碍;再次对于危重病人的诊疗互联网医疗平台显然还没有实力去操作,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国内一线医疗资源没有实现匹配,两者之间的隔阂还很大。

  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扩大到200个,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同时还提出了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年底前使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扩大到15%以上。

  这也意味着最重要的障碍有望解除,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结算将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诊疗优势。

  互联网医疗+保险模式流行

  值得关注的是,在移动医疗领域,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平台,从成立之初就在市场上迅速占据市场。根据今年中国平安早前公布的年报显示,在互联网金融板块,首次提到了平安好医生在市场上的表现:“平安好医生”APP平台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全职网络医生团队,截至2016年4月11日,平安好医生为全国近7000万用户提供服务,日活跃用户数峰值突破900万,日咨询峰值突破25万,成为国内在线健康医疗第一入口。

  事实上,在已经预见到医改方向明晰的情况下,各家互联网健康巨头都开始切入“互联网医疗+保险”模式,如春雨医生进驻中英人寿健康平台;挂号网则携手泰康人寿,推出医者无忧的计划,为医疗意外提供担保;阿里也联手中国太保与信诚人寿,发展互联网健康保险。而在引入保险资源上,平安好医生与其他平台相比,则具有先天的优势,背靠平安保险这棵大树,在寻求医疗引入商业保险上要比其它公司少费很多辛劳。“平安好医生”天生的保险支付方角色可以将医疗场景中的供应方(医生、医院、药房)和患者拉到一个场域中。

  3.0时代的互联网医院“蓝海战

  然而,怎样的医院能称之为互联网医院?业内的观点则莫衷一是,有分析人士就指出,互联网医院的远程诊疗系统、电子处方与在线医嘱系统、处方审核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结算系统等都需要自主研发。单是亿万级的医患沟通平台和多通道视频在线远程诊断服务,就足以把不少移动医疗公司拒之门外。

  在王涛看来,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医院使用流程其实很复杂。对于初诊患者,互联网医院要满足提供分诊、预约、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和线下医院实现更高效的匹配;对于复诊患者,互联网医院可以帮助其完成在线复诊。

  “从分级诊疗角度来看,互联网医院可以优化基层医疗网、提供精准在线问诊、改善慢病复诊等情况。目前很多平台上的医生其实只是兼职,而互联网医院需要的是专业的医生,原本资源紧张的医院却要抽调出医生来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这样的方式方便了患者,但是未必提高了医生的效率。”平安好医生内部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平安好医生平台意图打造自己专业的医生团队,实现无缝连接,未来成为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医院。“目前平台已经有1000多名专职医生。

  业内人士认为,从资本领域来说,移动医疗可能是一片红海,毕竟已经投入大量资本,一定程度的泡沫已经存在。但对正在试图创出一条路的互联网医疗来说,互联网医院则还是蓝海,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