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推中东合作新模式 加速“一带一路”建设布局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 石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对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三国的访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战略对接,加速了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主席此访一个‘重头戏’,便是与地区领导人共话‘一带一路’大业,升级中国与地区国家务实合作。”谈及此访,中国外长王毅如是指出。
上述三国处于“一带一路”西端交汇地带,很早以前就同中国驼铃相闻、舟楫相望,历史、地理渊源决定了三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立足于现实,上述三国也存在与中国进行 经济 战略对接的巨大需求。以中东能源大国埃及为例,为了摆脱对石油贸易的过度依赖,开始实施新的“五年计划”力促经济多元化,这与拥有制造业优势和大力推进企业“走出去”的中国可以实现互补。
埃及官方推出新首都工程、新苏伊士运河等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工程建设,也使得该国与擅长基建的中国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方面呈现出更多契合点和相通处。
对于伊朗,随着西方制裁的逐步解除,为该国重启对外经贸合作铺平了道路,亦为该国与中国开启新时期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提出构建“1+2+3”合作格局,为双方实现共赢规划了路径。目前,该合作格局已经有了早期收获。
此访期间,习近平同三国领导人商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实现协同发展和联动增长。三国分别表示,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愿成为“一带一路”通往非洲和欧洲的支点。
此访期间,中方与三国分别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中沙还签署了加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沙共签署14项合作文件,中埃共签署21项合作文件,中伊共签署17项合作文件。
王毅指出,“这些合作文件涵盖经贸、能源、 金融 、通信、航空航天、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上天入海,连东接西,大大拓展了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在经贸合作机制建设层面,习近平指出,要推进“油气+”合作新模式,挖掘合作新潜力,构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长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战略合作关系。要创新贸易和 投资 机制,扩展合作新空间。要加强高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动力,提高中阿务实合作含金量。
值得注意的是,继能源合作之后,产能合作正在成为中国与地区务实合作的又一重要引擎。此访期间,习近平指出,为促进中东工业化进程,中国将联合阿拉伯国家,共同实施产能对接行动,包括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向中东国家提供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等,此举契合了中东国家经济多元化大趋势,有望引领中东国家走出一条经济、民本、绿色的工业化新路。
得益于此次访问,中国与中东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战略对接料将加速,中东国家也将因之而获得更多“同时间赛跑”的筹码,有利于该地区走上真正的复兴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