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平远东石小女孩林缘缘扛起一个家庭执着前行

23.07.2014  11:54


忙活间隙,小缘缘逗趣的表情让妈妈开心一笑。(连志城 摄)

  编者按

  今年5月,我市启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客家传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本报组织采访小组,深入到各位孝心少年学习、生活的地方进行深度采访,捕捉“孝心少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今日起推出“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专栏,讲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感人的故事,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郑炜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同龄人在享受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时,平远县东石镇的16岁女孩林缘缘已经扛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烧火煮饭、下田种地、照顾聋哑且腿脚残疾的母亲和还在读小学的弟弟……常年的劳作让身高不高的她显得比同龄女孩黝黑和壮实。

  记者来到缘缘家里时,她正和母亲在家门口筛黄豆、晒花生。她说,这些黄豆和花生是姐弟俩半年多来的劳动成果,准备拿到圩镇卖,然后购置一些生活用品。缘缘一家一直住在上个世纪修建的平房内,不足7平方米的卧室墙壁斑驳,摆放了两张“上了年纪”的木床和一张书桌,房间仅靠一盏节能灯照明。在同样狭小的客厅和厨房里,最值钱的是热水器和煤气炉,还是义工给买的。

  自缘缘记事起,家中生活条件就不好,全靠父亲打零工持家。因为父亲嗜酒,家里没有多少积蓄,很难吃上肉,连喝紫菜蛋花汤都是“奢侈”的事。2013年,缘缘的父亲患肝腹水,因无钱医治离开人世。“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妈妈聋哑又腿脚不便,我和弟弟还未成年,以后读书、生活的钱从哪里来?”说起当时的情景,缘缘不禁眼泛泪光。她说,现在母子三人靠低保和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生活,但为了省钱读书,他们还要在菜地里种些蔬菜、黄豆、玉米等作物。

  父亲去世后,家里的重担就落在缘缘肩上。为了照顾母亲和弟弟,她从不敢离开家太长时间。“姐姐每天5点多就要起床做家务,为我们做饭,打理菜园子。”14岁的弟弟林毅告诉记者。面对未知的未来,缘缘一直很坚强。记者在她的QQ空间看到这样一些话语,“如果你还在我身边就好了”、“日子不辛苦,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我相信日子会好起来的!”缘缘说,家是她永远的牵挂,还有一年就要上高中了,希望能考上平远中学,既能保证学习,又可以每周回家照料母亲和弟弟。

  在记者采访时,缘缘的母亲全程陪在旁边,尽管听不懂我们讲了什么,但从她湿润的眼睛和零碎的肢体语言中,记者看到了她对一对儿女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