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一座山 无腿登山者梦圆珠峰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程露 倪元锦)暴风雪还是来了。所幸,这次是在夏伯渝登顶10分钟后。
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出发,经过7天跋涉,5月14日,69岁的夏伯渝,穿戴义肢,终于站在世界最高峰的顶端。
“我知道自己迟早会登顶,只是没想到用了43年。”他说。
这是夏伯渝迄今第五次攀登珠峰,也是第一次成功登顶。他成为继新西兰人马克·英格利斯2006年登顶后,极少数登上珠峰的双腿截肢者之一。
夏伯渝在峰顶只待了不到10分钟。
他拄着两根登山杖,努力用钛合金材质的义肢多走了几步,想到山的边缘看看。这座海拔8844米的山几十年前让他失去双脚。
他通过对讲机,经珠峰大本营的电话连线,向远在北京的妻子报平安。
“老夏,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妻子在电话中说。
先于夏伯渝登顶的登山者过来跟他合影。他还没来得及拍单人照,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就迫使所有人下撤。
“我想好的两个照相姿势都没来得及摆。”夏伯渝颇为遗憾。
他预设的两张单人照,一张是高举国旗的,另一张是自己用登山杖指向蓝天,取下氧气面罩,露出脸。
下山比上山更艰险,挑战来自义肢和暴风雪。
夏伯渝带了两副不同用途的义肢,一副走岩石,一副踏冰雪。由于义肢无法传递感觉,和一般人相比,他在一些险要地带要多付出一倍体能。更糟的是,高强度运动和低温使他的腿肿起来。起床后,他无法将义肢牢固地安装在腿上。
持续的暴风雪使得登山镜的镜片结了一层冰霜。“我什么都看不见,到处一片白茫茫。”他说。
他的义肢数次卡进冰缝里,夏尔巴向导不得不将冰缝凿大一点儿,以便帮他拔出义肢。
“我当时想,完蛋了。万一假肢卡在冰缝里从腿上脱落,我会死在雪山上吧。”他说。
他唯有紧握登山绳,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花了两天时间返回海拔5300多米的大本营。
夏伯渝从小酷爱足球,“体能特别好”。他与珠峰的缘分始于1974年。当时在青海一家机床铸造厂当钳工的他被国家登山队选中。
“我听说可以免费体检,还能去北京转一圈,就报名了。”他说。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的历史。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珠峰,夏伯渝是成员之一。
他和队友攀到8600米时遭遇暴风雪,不得不下撤。途中,夏伯渝双脚严重冻伤。
他躺在医院等待截肢手术时,从收音机里听到部分队友登顶的消息,悲喜交加。
“我为他们完成任务感到高兴,但自己没在其中又感到很失落。我不敢想象未来的生活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
珠峰成了夏伯渝心中的一座山。
医生认为他可以安装义肢,像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可以继续参加体育运动。这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
他暗下决心,只要自己能动,一定要登上珠峰。
失去双脚的夏伯渝成了中国登山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管理档案。同时,他还参加残疾人运动会和攀岩锦标赛,多次获得奖牌。
命运继续考验他。他患上癌症并转移至淋巴,经历多次手术;在第一次截肢20年后,残端伤口反复感染,无法正常穿戴义肢,他又接受了一次小腿截肢手术。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忘记梦想。2014年、2015年,他两次抵达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大本营,但因雪崩和地震,登顶一再搁置。
2016年,夏伯渝第四次尝试登珠峰。在距顶峰不到一百米时,暴风雪阻拦了他。
“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冲顶。我想不顾一切冲上去,哪怕下不来了。”他说。
可当他回头看见随行的向导时,内心开始挣扎。他们只有二三十岁,以出生入死做雪山向导为职业,往往是一人担负全家的生计。
为了向珠峰发起第五次冲锋,夏伯渝加强了日常训练:每天早晨4点起床,开始90分钟力量训练,包括1500个深蹲、100个引体向上、360个俯卧撑等,随后骑车到离家20公里外的香山开始登山训练。
为了获得更多用义肢攀登雪山的经验,他攀登了慕士塔格峰、玉珠峰、四姑娘山等,还徒步穿越了腾格里沙漠。
登山是一项昂贵的运动。对于每月退休工资六千多元的夏伯渝来说,获得赞助可以助他圆梦。为此,他上了几档电视真人秀节目。
“我并不想被媒体过度包装,但我需要费用,需要让更多人知道我的故事。”夏伯渝说。
每次远行登山之前,他都会向妻子和儿子交代很多事情。“我知道自己不一定能回来。”
夏伯渝截肢后经人介绍与妻子相识、结婚,生下儿子,取名“登登”。他说,这并不是想让孩子以后去登山,而是希望他能记住他的父亲是一名登山者。
在父亲冲顶前,34岁的“登登”悄悄到了珠峰大本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珠峰。
“不管成败,我觉得这是他最后一次登珠峰了,应该去支持他。第二个原因,我妈说‘你得去!’”登登说。
2018年5月23日,夏伯渝登顶成功后在北京一家医院疗伤。新华社记者郭沛然拍摄
当有人用“征服珠峰”来表述夏伯渝的梦想时,他马上予以纠正。
“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纳了我。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永远不会被征服,但人的命运却是可以的。”(记者多吉占堆对此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