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水质状况一般

28.05.2014  12:54

  中新社广州5月27日电 (索有为 林国文)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7日发布的《2013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广东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为10.3%,主要污染区域在珠江口海域,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水质状况一般。

  《2013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广东近岸海域海水环境总体良好,全省近岸海域海水优于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达到79%,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为10.3%,主要污染区域在珠江口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公报显示,广东2013年对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广东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和广东乌石国家级海洋公园等3个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监测,除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和广东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水质状况一般外,其它环境状况良好,各保护对象均得到有效保护。

  陆源入海排污状况方面,2013年,广东省纳入监测的各类代表性排污口共82个,其中29个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超标率约35.37%,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

  2013年,广东对珠江、榕江、练江、漠阳江、深圳河、黄冈河等主要入海河流开展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上述河流径流携带入海的化学需氧量、石油类、营养盐、重金属和砷等污染物117.63万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