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12.01.2016  20:26

  1月12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图为会场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在会上讲话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骆文智作会议总结

      1月12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和1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时期卫生计生工作,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主要任务以及2016年重点工作。
      十二五”卫生任务顺利完成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建立。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覆盖全省58个县(市)153家公立医院,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4个城市120家医院。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全面推广,57个县(市、区)开展了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基本药物目录扩大至967种,允许从医保目录中采购品种和金额不超过40%的非基药品种。率先在全国建成药品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十二五”期间,我省药品成交总额3321.92亿元,平均降幅17.2%,共节约资金690亿元。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全面推开。居民大病保险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 全省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3.93张、2.12人、2.27人,均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5%以上;民营医院数、床位数、执业医师数分别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0%以上。建成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5个、三甲医院103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五个一”设备配置、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建设、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0家、专业基地741个,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率先启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省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1.42名,乡村医生中专以上学历比例提高到80%以上。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加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从人均15元提高到40元,服务项目增加到12类45项。艾滋病孕产妇感染率近5年控制在万分之一左右。结核病新涂阳患者治愈率维持在90%以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0.59%。建成3支国家级、8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覆盖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妥善应对登革热、人感染H7N9等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传染病疫情。
      岭南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明显。 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1项中医药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省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8%的乡镇卫生院、90.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3.9%的村卫生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计划生育改革不断深化。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简化办证流程。率先完成省条例修订,推动“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强化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2011-2014年共对年度考核基本达标且排名靠后的3个地市、23个县(市、区)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诫勉谈话。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标准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全省“四项制度”共发放奖励扶助金53.6亿元,惠及432.8万人。
   
      十三五”建设卫生强省
      总体要求: 坚持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卫生强省为目标,以“强基创优建高地”为抓手,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推动构建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民医保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康服务业政策体系以及中医药发展体系,率先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推进生育政策、服务管理制度、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和治理机制综合改革,努力实现规模适度、素质较高、机构优化、分布合理的人口均衡发展。
      目标: 到2020年,卫生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总体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地区)水平。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服务管理制度和家庭发展支持体系较为完善,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社会广泛参与、群众诚信自律的多元共治格局基本形成,计划生育治理能力全面提高;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人人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人口总量控制在规划目标内。

      2016年工作重点
      一是全面启动卫生强省建设。 全面部署《决定》和两个《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任务。制定建设卫生强市、卫生强县(市、区)具体实施意见。 二是推动医改纵深发展。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50%的地市。大力推进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初步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框架。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县级医院医疗设备装备建设、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专科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扩大分级诊疗病种,落实急慢分治。扩大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范围,扎实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继续推进村卫生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边远地区药品供应配送能力,推进二、三级公立医院按规定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修订完善我省药品交易管理办法,稳妥推进医用耗材、中药饮片通过平台交易。 三是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培训,做好与中央及省的政策衔接,推动政策顺利实施。继续强化人口监测预测和风险防控,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深化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实行生育登记服务证制度。开展流动人口婚育信息网络异地查询,取消纸质婚育证明。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扩充产科、儿科病床,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职能。推广卫生应急决策系统,强化疫情监测和预测预警。切实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及登革热、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大生活饮用水监测、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力度。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和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五是进一步提升医疗管理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确保到年底各地市均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各县(市)均有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加快临床路径应用,遴选适宜病种在三级医院和县医院推广实施,提高病种覆盖面和管理质量。继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便民惠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加大医院感染、血液安全、临床药事管理力度。扩大医疗纠纷第三方人民调解制度和医疗责任险覆盖面,争取到年底第三方调解制度覆盖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全省三级和二级医院医疗责任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0%和50%以上。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六是持续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提升中医、中西医交融和“治未病”服务能力。加速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与成果转化,推动岭南中医药学术传承。大力发展“南药”,推进“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和CEPA框架下粤港澳中医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