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委召开2015年全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座谈会

04.12.2015  14:57

         


      2015年11月18日,我委召开全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座谈会,总结“十二五”期间全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的完成情况,研讨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的调整方向,并部署2016年的工作。委党组书记骆文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委副主任陈义平主持会议。广州、深圳、惠州市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委有关处室负责人、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卫生计生局(委)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骆文智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长期性,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要立足民生,积极构建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之间的衔接协调机制;推动制定、落实各项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保障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以农村计生家庭奖励、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农村节育奖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等“三奖一扶”四项制度为基础,以优质服务和社会关怀为支撑,以计生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为补充,构建了“政策、资金、项目、服务”四位一体的利益导向工作体系,为改善民生、促进计生家庭的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在“三奖一扶”四项制度的基础上,新增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普惠政策中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实施意见》、《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特别扶助制度实施办法》、《关于调整我省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标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等5项制度,对动态调整奖励扶助标准、加强部门联动、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加强对特殊家庭的帮扶等作出了指导,为利益导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提供依据和保障。二是创新举措,通过提高奖励扶助标准、适度调整奖励扶助对象、推进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便民服务等措施,加强对计生家庭的服务。2014年开始,全省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将独生子女父母伤残、死亡家庭的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800元。“十二五”期间,全省“四项制度”共发放奖励扶助金约53.6亿元,受益对象约432.8万人,落实率达98%以上,执行情况良好。三是加强部门联动,推进系列优惠、关怀、扶助活动。“十二五”期间,各地卫计、民政、人社、教育、住建、司法、公安、工商、税务、农业等部门加强合作,从助孕、助产、助学、助医、生活帮扶、生产帮扶、养老帮扶、殡葬补助、风险防范、爱心关怀等十个方面优待计生家庭。四是以计生特殊家庭为重点,加强关怀帮扶。2014年,我委与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除了提出新的扶助金标准之外,还从养老扶助、医疗救助、社会关怀、生活服务等方面,专门就落实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怀和扶助作出规定。尤其是,提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标准还被列入2015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
      虽然“十二五”期间全省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奖励扶助制度仍不够完善,奖励扶助金来源单一、标准较低、地区间的差距较大,惠民服务仍有差距,普惠政策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有冲击等。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临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新形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将立足于大民生,主抓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整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确保平稳过渡。二是做好利益导向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确保奖励扶助对象的信息完整、准确、无重复。三是深化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加强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联系,建立和完善“一对一”的联系人制度,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的合力,要整合资源,拓宽奖励、扶助的渠道,尤其是在医疗救助、养老护理等方面,多为计划生育家庭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丰富利益导向内容。同时,把利益导向工作和创建幸福家庭、新家庭建设、健康促进、科学育儿、养老照护等项目结合起来,加强项目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合力。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以社区为平台,面向家庭,面向社会,实行精准服务、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