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三季度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2014年前三季度广东农业农村经济总体情况及特点,指出农村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农村经济 分析
2014年前三季度,广东农业农村经济总体运行稳中趋好。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略增,种植结构有所调整,荔枝、龙眼等水果大幅增产,畜牧业缓慢恢复,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一、农业经济总体情况及特点
(一) 农林牧渔业稳中趋好。
从上年三季度触底以来,农林牧渔业发展呈波浪式回升态势。今年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回升态势较为明显。据测算,前三季度广东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658.32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263.79亿元,增长2.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和山东、江苏分别低1.3个、1.0个和0.5个百分点,比浙江高1.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业生产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前三季度实现产值1828.68亿元,增长3.7%,增幅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今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增幅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前三季度,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180.75亿元、757.95亿元和127.35亿元,增长4.1%、3.7%和4.8%,增幅分别回落1.3个、0.3个和1.5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从去年上半年出现回落以来,持续低位徘徊,但降幅有所收窄,前三季度实现产值763.58亿元,下降1.2%,降幅同比收窄0.4个百分点。
(二)农作物生产平稳。
1.农作物稳定增产。前三季度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较上年减轻,农作物单产有所增加,主要农作物增产。综合春夏收情况看,全省粮食作物面积小幅下降,单产、总产呈现上升趋势。粮食作物面积2008万亩,下降0.7%,粮食产量725万吨,增长0.7%;其中早稻面积1340万亩,下降1.3%,产量523万吨,增长0.4%。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规模和产量持续增长。油料作物面积373万亩,产量71万吨,分别增长1.3%和4.0%。烟叶面积36万亩,产量6万吨,均增长2.7%。蔬菜面积1337万亩,产量2055万吨,分别增长2.6%和4.3%。瓜类面积51万亩,产量92万吨,分别增长1.4%和4.0%。
2.农作物播种面积小幅增长。农业生产结构持续变化,粮食尤其是稻谷播种面积减少,甘蔗、油料、烟叶、药材、蔬菜、瓜类等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全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50万亩,增长1.5%。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761万亩,与上年持平。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面积2840万亩,下降0.8%;玉米面积276万亩,薯类面积514万亩,大豆面积94万亩,分别增长4.1%、2.4%和0.3%。经济作物面积1108万亩,增长1.5%。其中,甘蔗面积263万亩,油料作物面积551万亩,烟叶面积37万亩,药材面积27万亩,分别增长1.5%、2.0%、3.9%和1.4%;木薯面积123万亩,下降0.1%。其他作物面积2281万亩,增长3.9%。其中,蔬菜面积2053万亩,瓜类面积67万亩,分别增长4.7%和4.1%;青饲料面积87万亩,下降3.3%。
(三)园林水果大幅增产。
受天气晴好、雨水充沛有度、病虫害少等自然条件影响,今年园林水果大都呈现丰产局面。三季度末,全省园林水果实有面积1668万亩,增长0.8%,产量860万吨,增长3.9%。其中荔枝、龙眼产量分别为122万吨和78万吨,分别增产10万吨和11万吨,增幅分别达到9.2%和16.1%;柑橘橙产量93万吨,增长8.7%;李子产量61万吨,增长7.6%;柚子产量18万吨,增长9.8%。三季度,受强台风“威马逊”和“海鸥”影响,香(大)蕉、菠萝受损严重,其中香蕉产量294万吨,减产10万吨,减幅达3.4%;菠萝产量69万吨,减产4.5万吨,减幅6.2%。
(四)畜牧业生产缓慢恢复。
年初的H7N9禽流感重创家禽业,家禽销量、价格暴跌,禽类养殖持续低迷。随着省政府一揽子家禽业帮扶政策的出台,各地活禽交易市场逐渐恢复,价格逐步回升,但补栏不足,禽类养殖回复正常水平尚需时日。前三季度,全省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家禽64533.57万只,下降9.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禽蛋产量24.54万吨,下降1.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鸡肉价格逐步回升,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农产品价格指数调查,前三季度肉鸡价格每市斤10.42元,比上半年上升0.28元;价格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0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家禽存栏量31899.12万只,下降1.0%,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0个百分点;其中,鸡存栏量21132.73万只,下降6.6%,降幅较上半年扩大5.8个百分点。受猪肉价格低位徘徊和环保因素影响,生猪养殖规模萎缩。截至9月底,生猪存栏2136.21万头,下降5.3%;其中能繁殖母猪235.43万头,下降9.6%。
禽肉消费量下降,其他肉类替代效应凸现。前三季度,出栏肉猪2638.47万头,增长3.2%,猪肉产量199.83万吨,增长3.9%;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35.97万头、肉用羊33.50万只,分别增长3.6%和2.8%。
(五)造林绿化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广东继续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营造林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省人工造林面积132万亩,下降13.0%;更新造林面积92万亩,下降14.7%;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25万亩,增长50.0%。木材产量345万立方米,下降10.4%。
(六)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水产品价格持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农产品价格指数调查,三季度渔业产品价格同比上升6.2%,其中,海水养殖产品价格上升2.5%,淡水养殖产品价格上升9.4%。价格趋好,水产养殖户对市场预期看好,水产养殖规模扩大。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前三季度全省水产品总产量580.20万吨,增长3.3%;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76.80万吨,增长4.4%,淡水养殖产量273.70万吨,增长4.2%。
(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调查显示,前三季度广东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3.24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1%,名义增幅比广东城镇常住居民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
二、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稻谷生产规模趋减。
与其他种植品种相比,稻谷种植收益偏低,农户的种植意愿向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倾斜。同时,部分灌溉设施老化导致耕地有所抛荒,广东稻谷生产规模呈现逐年缩小趋势。2014年,晚稻播种面积1500万亩,同比减少5万亩,下降0.3%。早稻种植面积降幅更为明显,2009年以来,早稻种植面积仅2012年出现增长,其余四年均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早稻面积比2009年减少54万亩,下降3.1%。
(二)部分水果丰产不增收。
今年广东荔枝、龙眼等主要热带水果喜获丰收,产量增长,但价格却出现大幅下降,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前三季度龙眼的平均价格5.49元/公斤,同比下降31.6%;荔枝价格5.37元/公斤,下降21.2%。
(三)畜牧业情况不容乐观。
去冬今春的H7N9禽流感疫情严重冲击了禽类养殖,截至三季度,禽类养殖并未从禽流感的影响中完全恢复,生鲜家禽消费观念有待普及,禽类养殖前景仍不明朗。猪肉价格虽有小幅上涨,但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上升幅度更加明显。据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三季度生猪价格同比下降8.0%,而玉米价格则上升4.8%。与上半年相比,生猪价格为每市斤6.81元,增长1.8%,玉米价格每市斤1.24元,增长9.7%,猪粮比由上半年的5.9跌落至5.5,生猪饲养成本增大。同时,受到环保测评影响,珠三角等地的生猪养殖场出现大批整改或者关闭,猪肉价格持续低位徘徊,直接影响养殖户的养殖热情,生猪存栏数未见改观。
(四)强台风对局部地区农业生产影响较严重。
三季度,强台风“威马逊”、“海鸥”先后在湛江市登陆,造成局部地区农业生产受到较严重影响,香蕉、菠萝等水果,甘蔗、晚稻等农作物,水产养殖等均不同程度受损。据省民政厅统计,受台风“威马逊”影响,截至7月21日,湛江、阳江、茂名、云浮4市、24个县(市、区)、24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40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64万亩。受台风“海鸥”影响,截至9月23日,湛江、茂名、阳江、珠海、惠州、江门、肇庆、云浮等8市、39个县(市、区)、34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22万亩,其中绝收面积251万亩。
三、全年预测及建议
畜牧业生产的逐渐恢复是全年全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秋冬季节是肉类消费旺季,畜禽肉类消费将进一步增加。同时,畜禽肉价格仍然存在上升空间,趋于合理的畜禽肉价将提升养殖户的养殖信心,增强补栏意愿,畜禽养殖有望进一步恢复。因此,若不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全省农业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抓好冬季农业生产。
抓好受灾地区灾后复产工作,尽快修复受损农田水利设施、渔业生产设施,确保秋冬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及早谋划冬种生产,扩大冬种作物面积。
(二) 稳定粮食生产。
积极有效的保持粮食种植面积,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进一步提高稻谷类粮食种植补贴,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合理引导农民选用经济效益较高的优质稻谷,运用市场手段调动农民种植稻谷的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修复,改善耕地的水肥条件,使之便于稻谷耕种。研发、生产适应小规模经营和山区耕地占比较高特征的经济适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效率和范围。
(三)畅通信息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
搭建统一的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信息,确保销售渠道畅通多元。鼓励和引导对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提升农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能力。
(四)引导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畜禽养殖的生态循环模式。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引导养殖户合理规划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推进家禽集中屠宰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谨慎实施“冷链配送和生鲜上市”的销售方式,引导消费者逐步接纳新的消费观念。
供稿单位:农村处
撰 稿:张作丹 马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