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远东大都市的新生——亲历者回忆70年前上海解放

29.05.2019  09:30

  解放上海亲历者姚海康(右)参加上海市政协座谈会。新华社记者许晓青 摄

  新华社上海5月28日电(记者许晓青 黄安琪 吴霞)“上海解放前后的那几天,我接到上级党组织的命令,负责开汽车。”89岁高龄的姚海康在上海解放70周年之际向记者回忆起他的亲身经历。

  1949年5月27日,上海这座远东大都市宣告解放。当时的上海,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各国观察中国的“窗口”。新华社播发的《祝上海解放》一文中说,上海的解放表示中国人民已经确立了民族独立的基础。

  姚海康在解放前是沪新中学的一名进步学生。他出生在工商业主家庭,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有自备的小汽车。解放前夕,姚海康接到命令,突击两个星期,学会了开车。“为什么学开车?为的是——解放大上海!”他说。当时,他的父亲还为热爱摄影的他配了一台德国产的徕卡相机。

  1949年4月,姚海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入党动机很纯朴。他与同学一起搞社会调查,曾看到衣不蔽体、食难果腹的小婴儿蜷缩在母亲的怀抱,他用相机记录下所见所闻,下决心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变现状,造福人民。

  “我当时就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使自己在革命的洪流中发挥作用。”老人回忆起70年前的勇气和初心。

  上海解放前的一个星期,位于苏州河畔姚海康家的大宅院里一共掩护了10名共产党员。5月25日,苏州河畔枪声响起,姚海康接到上级通知,任务就是担任汽车驾驶员。家里的电话机也被“征召”,为解放上海提供通讯服务。他则驾驶汽车,穿梭于枪林弹雨,协助地下党员火线突击、快速转移。

  后来,总有人问姚海康,这样开车怕不怕。姚海康回答,根本没去想危险不危险,就想努力完成党交办的任务。

  与开着汽车迎接上海解放的姚海康相似,文艺兵吕其明对70年前整齐划一的人民军队也记忆犹新,吕其明本人就是其中一员。

  “我跟着队伍一路走进大上海,因为背着小提琴,引来路人好奇围观,他们大概在想:原来解放军‘土八路’,也会演奏这些洋玩意儿。”这一年,吕其明19岁。

  他的父亲、共产党员吕惠生没能亲眼看到上海解放的那一天。1945年末,吕惠生在南京惨遭敌人杀害。在上海解放16年后,昔日的战地小提琴手吕其明已成长为一名作曲家,他写下了著名的交响作品《红旗颂》,其中也包含了对父亲——吕惠生烈士的无尽思念。

  上海解放70周年之际,5月26日,吕其明在文艺后辈的簇拥下,在南京路上庆祝了自己的生日。

  70年前的上海,曾被国际社会认为——这是共产党人接手的一个“烂摊子”;70年后的上海,已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

  吕其明说,大上海的南京路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70年前,靠的是人民解放军的智慧和勇气,以较小的损失,保全了整座城市;今天,上海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南京路是中国越来越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70年过去,姚海康还保存着1949年解放后不久他用徕卡相机拍摄的庆祝游行人群的照片。他指着老照片说,上海解放是全国解放这个伟大事件中的重要一环,现在更应当深刻领悟解放上海的重大意义。(参与采写:杨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