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16.01.2015  10:48

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2014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1月15日上午,省政府在广州召开2014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甘正猛在会上介绍了总体情况。省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分民生实事实施工作的省牵头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省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残联、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在会上回答了记者提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和保障民生。去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指出,要扎扎实实为改善民生办实事办好事,让广东的民生工作每年都有新进步。省长朱小丹在省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2014年省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涉及底线民生保障、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文化、助困扶残、住房保障、农村、物价、防灾减灾等领域。

  据介绍,一年来,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1940.9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783.83亿元,市县财政投入1157.15亿元,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截至2014年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省十件民生实事32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部分超额完成。

   2014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

  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省政府把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作为2014年省十件民生实事的首项任务。全年各级财政拨付底线民生保障资金190.4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73.9亿元。全省月人均城乡低保补差标准分别达370元、170元,所有县(市、区)城镇低保、农村低保补差标准已分别达到或超过333元/月、147元/月的年度目标。农村五保年人均集中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孤儿基本生活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住院医疗年人(次)均救助标准,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标准等均已完成了年度目标。全省各市、县(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已达到80元/月的年度目标。

  就业社保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新增城镇就业159.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8.7万人,促进创业19.2万人,组织劳动力转移减免费培训67.3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33%、137.4%、192%和112%。全省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户籍人口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每人年补助提高到320元。组织11.65万渔民、10807艘渔船参加渔业政策性保险,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6%、108%。

  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标准提高到不低于人均700元/月,完成年度任务,71个县(市、区)共33.6万名教师获得津贴。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年度目标。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粤参加高职考试招生工作已全面完成。

  医疗卫生服务得到加强。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已达38.78元,超过35元的年度目标。全省投入3.74亿元实施欠发达地区偏远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岗位津贴补贴政策。为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五个一”医疗设备,省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2.4亿元,各市县共配套1.5亿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100%县(市)全覆盖,其中52个县(市)已取消药品加成,占改革县(市)总数88%;试点医院基本药物使用平均比例为54.3%,比年度目标高出4.3个百分点。落实免费干预医疗服务,全省已为202万例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情况的检测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惠及面扩大。全省农村电影公益放映32.25万场,完成全年任务的124%,累计观影人次达6465万。100座广播电视发射台升级改造无线覆盖工程主设备已安装。奖补欠发达地区建设完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5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17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室7578个,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助困扶残有新举措。完成省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和省残疾人公众网站信息无障碍改造。为2.25万名视障人员免费配发读屏软件,完成全年任务的102.3%。在珠三角城市为5695辆公交车安装车载导盲系统,视障人员导盲终端机同步配送,完成全年任务的113.9%。

  完善住房保障有新成效。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6071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31.7%;改造棚户区41297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10%;建成保障性住房10.97万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07.3%。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已竣工8.19万户,在建1.81万户,实现年度目标。“两不具备”贫困村庄移民搬迁安置,实际省财政安排补助资金分两批扶持自愿搬迁的移民12853户,其中已有9046户完成建房,在建1611户。解决500户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问题。

  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新进展。超额完成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5000公里的年度任务。建成155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全年任务的103.3%。初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省纳入考核范围的71个县(市、区)已全部动工建设“一县一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其中50个已建成。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3.6%,高出年度目标3.6个百分点。

  稳价惠民及时到位。落实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各市共向低收入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约1.2亿元。省财政于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向低收入群体及困难群众284万人发放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4.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

  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完成300宗一般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和50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珠三角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和治理比例达16.7%;粤东西北地区搬迁和治理比例达13.5%,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省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425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24.6%。

   强化督查确保落实

  据介绍,从总体上看,2014年省十件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呈现出督查力度大、落实效果好的特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重要举措,作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变政府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周密部署,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调研督查,协调有关单位推进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年初就把十件民生实事分解为32项具体任务,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求切实加强跟踪督办,努力推进工作进度与时间保持同步,并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印发督查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协调服务,每月汇总进展情况上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还对进展滞后事项进行专题协调,组成督查组赴有关市、县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全省各地、各部门根据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健全工作机制,多方统筹资金,全力确保各项民生实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省直有关部门通过与各市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动态工作信息系统等方式,对各地加强协调指导,狠抓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之间积极沟通,形成牵头部门负责抓总、协办单位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省十件民生实事能圆满完成既定年度目标任务,既是省委、省政度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狠抓落实取得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新闻界对十件民生实事的办理情况高度关注、大力支持,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实。

  据介绍,新的一年,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完善抓落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民生项目的社会效益,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真正把好事办好。欢迎社会各界和新闻界的朋友继续关注支持省民生实事的推进落实,加大宣传报道和监督力度,共同促进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