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到2016年县城规划区扩大近一倍

18.07.2014  11:35


位于梅潭河畔的梅河公园绿意盎然,为大埔市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

  近年来,大埔县城不断东延西扩、南进北移,城市骨架被大幅拉开。至2016年,县城规划区面积将由原来的43平方公里扩大到73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将由目前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届时,一座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客家乡愁的文化旅游城市、国际休闲慢城将成为人们享受慢生活的胜地。

  ●本报记者  罗娟娟 特约记者  丘佳纳

  拉开城市骨架

  建设小县大城

  目前,大埔县城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万人,这匹“小马”难以拉动拥有60余万人口的大埔这辆“大车”。为此,该县提出了“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让县城不断东延西扩、南进北移,从而拉开城市骨架。

  “我们重点规划建设‘一城一区两园’,即向北拓展建设万川新城、向东延伸建设黎家坪新区、向南挺进建设生态容纳型产业园。”该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建设的黎家坪新区将被打造成为展现客家建筑风貌、自然山水环境的特色休闲、旅游、文化、居住、商业等功能组团。而生态容纳型园区主要是在葵坑、双坑预留发展空间,将潜在的山水人文优势转化成生态容纳型产业。正在建设的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整合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西湖公园等资源,串联客家文化元素,打造成为“让人记得住客家乡愁”的新城区。

  该县因地制宜规划建设6个重点镇,形成“1+6”新型城镇化特色宜居城乡发展格局。“1”就是以湖寮县城为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核心区,“6”就是以百侯、三河、大麻、高陂镇为起步区,茶阳、枫朗镇为协调发展区,整体区规划面积共100平方公里,其中县城规划区面积约73平方公里,起步区约16平方公里,协调发展区约11平方公里。到2016年,县城规划区面积将由现在的43平方公里扩大到73平方公里,县城容纳人口可达12万人,2020年突破15万人。

  打造个性化城市

  建设大埔大公园

  如何才能营造看得见山、看得到水的新型城市呢?该县提出实施公园化发展战略,打造“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美丽城乡,建设“大埔大公园,最美小山城”。

  时下,走进大麻镇,沿途十里荷塘粉色的荷花娇羞地依偎着翠绿的荷叶。在中村,上百亩各色玫瑰正惊艳怒放;在万福寺所在的坑尾村,近千亩葵花开始大范围盛放……大麻镇只不过是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其中一站。如今,高陂镇党溪村和银滩村以李光耀祖居景区和田家炳祖居景区建设为抓手,按照4A级景区标准进行规划,致力建设“世界伟人·文化唐溪”。而湖寮镇双坑村也以何如璋故居为核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除此之外,该县还深入实施森林围城工程,做好县城主街道、社区的美化、绿化工程,实现“绿中添花”,对周边第一重山实施林分改造和生态景观林带、梅潭河特色绿廊建设,营造绿色生态景观。

  突出以产兴城

  壮大旅游产业

  在大埔县城,泰安楼文化旅游产业园正有序推进,万川翰林二期工程、东城上品、中华广场以及宏宝国际、格兰云天等超亿元以上城市综合体已初见雏形。为防止城市产业空心,该县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充分挖掘文化生态资源,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如今,该县拥有5个3A级景区,正在申报建设的4A级景区两家。今年1至6月,全县预计共接待游客115.1万人次,同比增长47%;预计旅游经济收入为6.68亿元,同比增长48.3%。

  同时,该县积极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发展餐饮、商贸、住宿、运输、购物、物流、教育、卫生、文化娱乐、旅游、信息中介等服务业。此外,该县错位发展特色镇,其中,高陂镇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建设“全县经济中心、南部交通中心和现代陶艺生产基地”;三河镇科学规划三江六岸,建设汇城古村落国家4A级景区和“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国家3A级景区,并依托粤电大埔电厂和舟角院电站建设,把汀江两岸建设成电力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