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容300万人,8年后的南沙竟然是这样子滴

16.10.2017  15:34

近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的《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对外发布。该规划期限为2012-2025年。根据规划,至2025年,南沙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重大跨越,预测常住人口规模约为230-270万人,城市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按300万人口进行配置,基础设施体系将更趋完善。

建设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

规划明确了南沙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国家新型城市化综合示范区,内地与港澳、国际接轨的服务平台,珠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枢纽性城市,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海上门户”的城市特质,拟将通过深化与港澳全面合作为主线,以生态、宜居、可持续为导向,以改革、创新、合作为动力,把南沙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

     

结合南沙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发展目标和规模需求,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总体原则下,给予新区发展充分的弹性空间。

规划至2025年,新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建设用地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8%,实现全区生态用地率和陆域绿地率60%的目标。

2025年南沙可容300万人

在人口规模调控方面,将以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逐步优化人口结构、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规划至2020年,预测常住人口规模170-190万人;至规划期2025年,预测常住人口规模约230-2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为10-15万人,城镇人口约为220-250万人,城镇化率约为95%。

为保持城市活力,适应未来休闲旅游发展和国际化功能需求,暂住和流动人口按照总人口的10%计算,则总人口控制在300万人。城市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以适度超前为原则,按照常住人口规模上限配置。届时,将结合人口年轻化、国际化、高素质等结构特点,对不同人群提供差异化的管理服务,构建人人安居乐业的和谐之城。

携手港澳共建国际营商最佳区域

规划强调,南沙将积极开拓粤港澳合作路径,借鉴港澳国际化经验,推进南沙新区营商规则和环境的国际化,支持港澳公益性法定机构在新区设立服务平台,逐步推进与港澳商事民间协调机制的对接,同时设立营商服务专责机构,与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建立互动机制,共建国际营商最佳区域。

在贸易投资方面,利用CEPA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强港澳与内地更紧密的贸易投资关系。通过引进港澳专业服务机构,为港澳投资者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指引和支持,制定港澳中小企业投资便利化措施,帮助港澳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建立电子贸易平台,提供电子化贸易金融服务。

着重突出南沙新区粤港澳创新合作主力区的地位,设立多层次协商联席会议专属区域和设施,策划、设立区域联席会议的常设机构、会址,推动港澳与内地要素高效流动服务、CEPA 先行先试和国际先进发展机制实践。

建设粤港澳文化认同的心灵家园

在这个过程,通过对软硬件的投入,大力弘扬根植本土的岭南文化、粤语文化,落实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战略,建设粤港澳文化认同的心灵家园,破除经贸往来合作的柔性壁垒,支持广东与港澳地区人员往来便利化,探索短期免签证和免税居留制度。

同时加强文化交流,保护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吸引和发展国际多元文化,塑造和谐包容、活力开放的文化氛围,打造国际文化、经贸融合、交往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