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六旬港人历时2年多手工打造大型高铁微景观

09.10.2019  03:31

伴随着模型摩擦轨道的声音,一列列“迷你”高铁从站台出发,在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微型轨道中穿梭自如。放眼望去,从高铁车站、高铁存车场,再到列车控制台、双跨吊悬索桥等设施,这一高铁微景观制作精致,功能一应俱全。

一旁的控制台前,邝志广一边熟练地拨动控速杆,一边通过眼前的视频,实时观察列车运行情况。这位在莞创业十余年的港人,历时2年多,独自完成了这一大型高铁模型的制作。他将高铁作为制作题材,赶在国庆节完成了模型的设计、素材采购与加工,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把引以为傲的高铁搬回家

2000年,邝志广从香港来到东莞,开设了一家印刷厂,并频繁地在两地之间往返。短短的十余年间,城市飞速成长,他也成为科技发展、民生改善的见证者之一。其中,让邝志广引以为傲的,便是中国高铁的建设与发展。

从没有技术、引进系统,到建立了自己的高铁技术和系统,我见证了中国高铁的发展。” 邝志广说,中国越来越多城市接入高铁网络,地方经济因此得到发展,广大市民的生活得到巨大改变。高铁还走出了国门,成为中国对外的一张闪亮名片。

退休后,邝志广决定以“高铁”作为素材,制作一套精度高的微景观。2017年初,他开始进入制作期,一手一脚地把想象中的高铁的变为现实。

虽然模型里的大部分零件可以通过网点、实体店购买,但由于制作过程涉及到电力、电路、机械、建筑、金属切割、美工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邝志广来说,难度不小。为此,邝志广边学边做,两年间,他经常独自一人在一层700多平方米大的车间内,从早上八点钻研到晚上八点,一步一步地制作这座微景观。

当时,要在夏天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厂房内研究,还要面对车辆不能正常运行的各种问题。” 邝志广告诉记者,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曾因为各种状况而焦头烂额,但中国高铁 “从无到有”的过程,一直激励着邝志广坚持下去。

自制一套运行控制系统

上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邝志广终于完成了这一高铁微景观的制作。纵观这座微景观,设计处彰显技术和智慧,细节处见匠心。

记者获悉,邝志广自行设计出一套高铁运行的控制系统,控制高铁列车行走、变速以及停靠。每辆动车内都有安装了红外线自动防撞系统,列车与列车之间会有一个7秒的危险警示距离,一旦两列火车距离过小,后面的列车将会自动停车,直到安全后再继续行走。这一套运行的控制系统涵盖了20多个开关按钮、上百条电线、20多组LED灯,背后是邝志广对于模型制作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景观内不仅设置了铁轨、车站、路灯等高铁配套设备,在轨道途中,还制作了国内的四渡河大桥、江界河大桥、坝陵河大桥、北盘江大桥等知名桥,逼真程度非常高。

邝志广告诉记者,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搭档,升级模型周边的景观,展现祖国大好河山,向大家呈现一座真正的高铁微景观。当前,樟木头镇委镇政府正积极提供场地、研制等方面的资助,支持邝志广进一步开展高铁微模型作品制作。

/ 人物 /

邝志广:自小对模型着迷

邝志广是一名模型发烧友,年幼的他便把修理玩具为爱好。13岁时,他把坏掉的玩具和零件一个不差地带回家中,认真研究,拆了组装、组装了再拆,直到把玩具修好如初。到了18岁,邝志广的技术已突飞猛进。一般的电动玩具已经没有难度,而最难的就是维修带自动系统的玩具。

正因为有早年维修和制作电子系统的积累和沉淀,才有今天这座能实际运行的微景观。”邝志广说,能让微景观正常运作,最关键、最难突破的就是景观的中枢控制系统。20多个开关按钮、上百条电线、20多组LED灯组成的控制系统,才最终让这座高铁微景观运动了起来。

全媒体记者 赖婉莹/文 通讯员 蒋鑫/图

编辑 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