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26年前考上上海交大 离家23年失联15年(图)

10.04.2016  22:05

杨父思儿心切

杨作才大学时期照片

  最近,读者姜先生添加了中学同学杨新莲为微信好友。杨新莲正在朋友圈里转发一条寻人的图文信息,找的人他也认识,叫杨作才。杨新莲的哥哥杨作才,是姜先生这一辈人个个熟知的“秀才”。1990年,当杨作才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上海交大的时候,一度是远近考生崇拜的对象。让姜先生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人人仰望的学霸,已经有23年没回家、和家里失联近15年了。这个曾经的“榜眼”到哪里去了?他为什么会和家里失联这么久?近日,重庆晚报记者赶到大足区中敖镇,希望找到答案。

   父亲的思念

  当重庆晚报记者在大足区中敖镇双溪村三组见到76岁的杨德文时,他正坐在堂屋里削着筷子。从2001年12月3日算起,杨作才已经和家人失去联系近15年了。而如果从1993年他最后一次回家算起,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已经有23年没有回过家了。“他当时读书很得行,高中有一年生病,我天天给他送饭;我任何时候去,他都在看书。”从儿子上学到他1990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这大概是杨德文最幸福的一段回忆。1993年,正在读大三的杨作才赶回了大足老家,参加母亲的葬礼。在这个过程中,杨作才和大姐夫发生了矛盾,次日就离家返校,从此以后就通过写信、打电话和家里联系,再也没有回过家。

  因为通讯不便,从那以后,杨德文很难得到儿子的第一手消息,往往都是通过女儿转述。他听说,儿子炒股赚过一点钱,后来因为风险太大又不炒了;儿子给家里寄过不少钱,后来又从家里借了一些钱。在后来的岁月里,借钱一节尤其是杨德文的隐忧。他反复对重庆晚报记者说,儿子可能被别人骗了钱,甚至可能因为钱,被别人害了。“他现在还在不在?在哪里?”杨德文说。他的生活也变了。他没有搬过家,也极少出门。“万一作才回来了,找不到家、找不到我,怎么办?”杨德文说。

   妹妹的回忆

  在妹妹杨新莲眼里,哥哥杨作才曾是一家人最大的骄傲。进入大学之后,杨新莲也是家里和杨作才联络最多的一个。1993年以后,杨作才给家里人打电话,通话对象多数都是杨新莲。

  即使在那个时候,家里也还觉得杨作才是全家过得最好的一个。“毕竟是上海一流大学毕业的,比我们农村好多了。”杨新莲说,当时她想买车来跑运输,哥哥二话不说就给她打了10000元,“哥哥前后一共给家里寄了20000多元钱,那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情。

  杨新莲说,当时一家人生活得也比较辛苦,自顾不暇。对于这个给家里寄了不少钱的哥哥,大家更多的是默认他过得不错,至少比家里的四姊妹混得好。“他太要强,碰到什么问题可能也不给我们说。”杨新莲说,她担心哥哥为了好强,反而被别人害了。

   同学的讲述

  杨作才的大学同学陈进凯一直在帮杨家人找他。“我们大学是上下铺,毕业后又一起分配到镇江,关系特别好。1998年左右,他说要去南方发展,好像是深圳。”陈进凯说,那之后和杨作才的联系就少了。到了2001年左右,杨作才突然联系了陈进凯,说要借两三千块钱,于是,两人在无锡火车站外的一家快餐店见了面,陈进凯发现,杨作才当时显得很憔悴,手还有点发抖。陈进凯说,他当时提出今天不回镇江了,晚上到杨作才家去住,重温大学时代的联床夜谈,但杨作才没有同意。没想到这竟成了他最后一次见到杨作才。“我最担心的是杨作才可能陷入到传销之类的骗局里面了。”陈进凯说。

  杨作才失联以后,陈进凯也一直在帮杨家找他。2001年失联前,杨作才找家人、朋友先后总共借了约20000元。当时杨作才说身份证掉了,让家人把1000元钱打到一个姓周的女士账户上。杨作才说,这个女孩是他的房东。陈进凯也找到了这个周女士,此时她已经结婚生子。周女士说,曾经和杨作才当过同事,但后来杨作才去了上海,她也不知道怎么能联系上。重庆晚报记者也和杨新莲一起拨通了周女士的电话,听说是想请她帮忙找杨作才,周女士完全没有回应;周女士的丈夫则接过电话,警告杨新莲不要再骚扰他们,随即挂断了电话。目前,杨新莲已经在大足区报案。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杨作才的线索,可以直接联系杨新莲,电话15923335055。(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