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志愿服务17年奉献大爱 培养数千名初级急救员

04.05.2016  16:16

 

徐暐杰(左一)对广州越秀区环卫工人进行急救培训(采访对象供图)

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徐暐杰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吴大海

80后医师徐暐杰最常穿的是两件衣服,一件是白大褂,周一至周五出门诊时穿;另一件是“岭南医疗辅助队”制服,在普及急救知识、执勤时穿。他是志愿服务达人,从事志愿服务17年来,曾带队前往汶川地震一线,向5000余名群众官兵提供医疗救护服务;他还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中心,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初级急救员,向数以万计的市民普及急救知识。

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09年被广州市团委评为广州十大杰出志愿者;2009年,被广东省团委评为广东省五星志愿者;2010年,被评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先进个人;2012年获得“志愿服务广州奖”先进个人;2013年11月获得第五届广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年12月获得“广州好人”称号;2014年获广东省志愿服务金奖。

A

支援汶川地震医疗救护

徐暐杰祖籍湖北,其父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子承父业,徐暐杰也从了医。1999年,刚上大学一年级的徐暐杰便开始了志愿服务之路,“那时定期去探访孤寡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大学毕业回到广州后,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去做更专业的公益服务。”2007年大学毕业后,徐暐杰加入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任医师。同年,他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很快就成为骨干成员。

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已有9年志愿服务经验的徐暐杰成为首批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的志愿者。作为副队长,他灾后第3天便与17名队员赶赴灾区,进行为期10天的救援工作。这10天里,他们奔波于灾区十多个受灾严重的乡镇,紧急出诊300多次;在31个医疗服务点为5000余名灾区民众和解放军官兵进行医疗服务,捐助和派发各类药品、食品120多箱,团队还向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捐赠价值20多万元的急需药品。

为将药品送到需要的灾民手中,徐暐杰和队员们还冒着余震、坍塌、感染等生命危险,多次步行十多公里山路,翻山越岭,穿越沼泽,步入死亡区,跑遍了汶川、映秀等几乎所有的重灾区和危险区,救助了数以千计的灾民。当年,这支志愿者团队得到灾区人民的高度评价,并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抗震救灾副总指挥李克强的接见和慰问。

B

打造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汶川地震抢险归来,荣誉和责任同时来到徐暐杰的身边。他被评为“广州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广州市医疗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代表”,而且成为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总队长。上任后,徐暐杰有了新想法并付之行动: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志愿者,挑选责任感强、有培养前途的志愿者组成更专业的骨干队伍。

2014年,越秀区成立了以徐暐杰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工作室——“徐暐杰志愿服务工作室”,次年工作室正式注册为民办非企业机构“暐杰志愿服务工作中心”。像这样以好人名字命名的组织,全广东也只有六七个。如今,该工作中心主要有3支专业分队,分别是专业急救的“岭南医疗辅助队”、服务孤寡老人的“恒爱服务队”和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生命天使小队”。

其中,“岭南医疗辅助队”的专业性最强,徐暐杰是这支队伍里的教官。这个队伍人数有二三百人,实行半军事化、专业化、制服化,承接了多项政府的大型赛事及儿童公园开园等重大活动的医疗急救防护、安保等志愿服务工作。

我们着力打造专业队伍,一支能到救护车上参与抢救的志愿服务队伍。”徐暐杰说。今年年初,第一批经过严格培训、考核通过的辅助队队员登上越秀区的救护车,与医生护士一起值勤,参与到对患者的到院前急救中去,这是整个广州乃至全省的创举。徐暐杰打算将这一做法推广:“假如我们能全面接手一辆救护车,急诊科就能省下1名医生和2名护士,大大减轻医院接诊压力。

C

向数万民众普及急救知识

徐暐杰的本职工作是医生,他所在的门诊是全国第一家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全国各地戒毒转诊人数位列第一,平均每天接待近300名,节假日无休。9年来,徐暐杰和同事们只有在周末轮休时才得以休息。从医时间越久,徐暐杰就越感受到个人力量的渺小:“我一辈子最多也就看2万个病人。但是我带着队伍做医疗志愿服务,一年的服务量就远超这个数字。

我的朋友做了10年的120急救医生,但这十年他只抢救过来1个人,这让我深感个人的无力。”徐暐杰意识到民众急救知识的匮乏:“一个人一旦停止呼吸,大脑细胞就会急剧死亡,必须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否则即使救过来也基本是植物人。”遗憾的是,救护车到达时间往往超过4分钟,而大多数民众并不懂得基本的心肺复苏术,致使遗憾不断重演。

急救知识普及工作任重道远,第一步就是要让市民有意识去学习。从2008年开始,徐暐杰培训了数千名合格的初级急救员,并且带领医疗志愿者团队在群众中推广救人、自救、急救技能,“我们的希望是让倒下的人有人扶、懂得扶、正确扶和敢去扶。”目前,辅助队定期培训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急救项目,并向街坊传授家庭急救技能。据统计,辅助队去年急救培训的人数超过1万人,今年估计可超3万。

我们发现,培养下一代的急救意识要比改变成年人的观念容易得多,所以我们将工作重点转向了青少年。”在徐暐杰的奔走呼吁下,今年年初,服务中心与越秀区各相关单位合作,针对中小学生推出“生命彩虹计划”,岭南医疗辅助队前往全越秀区55间小学开展应急安全课和消防逃生课公益讲座,将有10009名小学生学到应急安全知识。徐暐杰介绍,今年下半年还将面向越秀区1万多名高中生培训。

故 事

志愿者需要 专业知识武装

徐暐杰常说:“志愿者是需要专业知识来武装的。

当年刚抵达汶川地震灾区现场,徐暐杰看到了一个无序的志愿者群体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危机——大广场上散乱着数以千计的业余志愿者;垃圾堆得像小山一样;临时厕所设置在广场的上风向,人群则聚集在下风向,人们随意进出厕所,而中间没有任何阻拦;地上淌着被污染的雨水,人们却缺乏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进食前都没有水洗手。

白天是三四十度的高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这样的环境极易传播传染病。只要有一个人染上霍乱,所有人都会被传染。”徐暐杰很是着急,“从那时开始,我就意识到,想帮人当然是好事,但在危急情况下,这些业余的志愿者帮不上忙,只会添乱。

看见三三两两的幸存者未经消毒就直接混入志愿者群体,徐暐杰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即找到当地相关负责人说明个中利害。该负责人当机立断,将广场上的志愿者全部送回成都,并用推土机铲平了垃圾堆。广场重新成为宽敞、卫生的聚集地,随后专业的救援行动很快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