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7.05.2014  23:04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2013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并对2014年的投资形势进行判断。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分析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广东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以“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为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发挥投资对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发展高级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全年投资呈现行业均衡、结构优化、区域协调的特点,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一、投资基本情况和特点

  2013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首次突破两万亿关口,全年完成投资22858.53亿元,同比增长18.3%(扣除价格指数后实际增长16.7%),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比2012年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8907.34亿元,增长18.6%;农村投资3951.19亿元,增长17.0%。

   图1 近三年广东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及增速

 

 

  (一)运行平稳,三次产业发展向好

  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5:32.6:65.9,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投资实现量增质优,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一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推动构建新型农业体系。自年初以来,广东第一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速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全年完成投资354.14亿元,增长29.2%,比整体投资增速高10.9个百分点。亿元以上大项目同比增加9个,主要投向现代种养殖项目,完成投资38.28亿元,带动了一产投资快速增长。

  第二产业投资低速增长,石化等行业保持较高增速。全年完成投资7446.06亿元,增长13.6%,低于整体投资4.7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年收窄5.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分别完成投资172.23亿元、6059.12亿元、1134.30亿元和80.40亿元,分别增长91.5%、12.9%、7.0%和107.5%。全省工业完成投资7365.66亿元,增长13.1%,增幅比前三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工业九大产业投资增长15.3%,其中,石化、食品饮料和医药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分别增长35.4%、32.3%和32.2%。

  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领先,助力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5058.32亿元,增长20.5%,增幅高于整体投资2.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略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7.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完成7913.01亿元、2523.39亿元和1741.27亿元,增长21.0%、38.6%和8.3%,较上年提高2.7个、34.4个和7.3个百分点。

   图2 广东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对比

 

 

  (二)亮点突出,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1.民间投资持续向好,拉动投资稳步增长。内源性经济投资自4月起,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全年完成投资19892.46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2780.32亿元,同比增长25.5%,高于整体投资7.2个百分点,占比为55.9%,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从上年的72.4%提升到73.3%,拉动投资增长13.4个百分点,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民间投资主要投向的行业中,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分别完成5609.28亿元和4286.88亿元,合计占全省民间投资的77.4%,拉动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9.7个百分点。

  2.制造业发展平稳,结构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稳健,制造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均衡发展,高能耗、高污染重点控制行业投资继续下降。从鼓励发展的行业看,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2604.93亿元,增长12.9%。其中,装备制造业、石化分别完成投资1929.94亿元和596.14亿元,分别增长9.3%和35.4%。与内需消费相关的传统制造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速较快,分别增长82.0%和43.9%。从重点控制行业看,六大高耗能行业中属于制造业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速较上年分别大幅下降31.7个、10.2个和40.1个百分点。

  3.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投资成效显著,在构建现代运输、能源保障、水利及信息网络体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共完成投资5498.55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资2204.62亿元,增长21.4%。从行业大类来看,道路运输业投资完成额最大,为1607.81亿元,增长43.1%;其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在广州、深圳地铁和城轨项目带动下完成投资553.87亿元,同比增长87.0%,拉动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众多地铁和车站建设等项目竣工,提升了城市现代品质;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速最快,在广州和深圳市的飞机购置、机场扩建等项目带动下增长47.8%,两大空港的集疏运能力不断提高。

  (三)区别化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地区大项目持续增加,投资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地区完成投资16056.89亿元,同比增长15.2%。施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3808个,同比增加683个,完成投资7061.36亿元,占地区总投资比重的44.0%,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粤东西北地区投资以“三大抓手”为重点,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域协调性显著增强。全年粤东地区完成投资2329.78亿元,同比增长23.7%;粤西地区后发优势明显,完成投资2054.77亿元,同比增长38.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1个百分点;粤北山区完成投资2417.10亿元,同比增长22.9%。粤东西北地区在多条高速公路项目的带动下,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624.75亿元,增长40.1%,高于全省整体水平5.3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表1  分地区产业投资结构情况

  

指标名称

珠三角 

粤东

粤西

粤北

本年完成投资

(亿元)

增长%

本年完成投资(亿元)

增长%

本年完成投资

(亿元)

增长%

本年完成投资

(亿元)

增长%

本年完成投资

16056.89

15.2

2329.78

23.2

2054.77

38.5

2417.10

22.9

第一产业

92.74

10.4

63.03

34.6

105.90

41.0

92.47

36.1

第二产业

4431.69

6.5

1132.53

22.3

967.03

37.9

914.81

20.2

#工业

4388.28

6.1

1122.76

21.8

956.24

36.4

898.37

19.5

第三产业

11532.46

18.5

1134.22

23.5

981.84

38.9

1409.81

24.8

  (四)三大投资合作平台快速增长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三大粤港澳合作平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建设进展顺利。

  广州南沙区完成投资252.99亿元,增长6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2个百分点。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中,分别完成80.22亿元和100.45亿元。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也驶入快车道,完成投资57.08亿元,增长124.9%,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珠海横琴新区完成投资208.77亿元,增长24.0%,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6.0个百分点。投资主要集中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中,分别完成投资91.29亿元和21.21亿元。新区本年投产项目15个,新增固定资产104.20亿元,为珠海横琴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深圳前海完成投资84.41亿元,受同期基数较低及2013年卓越前海项目的带动,投资同比大幅增长365.4%,建设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步伐加快。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相对于经济总量,广东的投资规模偏小、增速偏低

  广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小,与东部部分省份差距较大,被中西部后起之秀不断赶超。2013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6527.70亿元,同比增长19.6%,广东扣除跨省项目部分完成投资21794.98亿元,总量在全国排第6位,占全国的5.0%,占比与2012年持平。投资总量比江苏和山东分别少14188.02亿元和14080.88亿元,仅占江苏的60.6%。

  广东扣除跨省项目投资的增速为18.3%,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略高于东部地区0.4个百分点,比江苏和山东增幅低1.3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倒数第6位,仅高于浙辽津沪京。

  虽然广东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地区发展不均衡,部分产业亟需转型升级,都会产生一定的投资需求。投资规模偏小、增速偏低,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

   表2  2013年部分省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地区

投资额

  比重(以全国总计为 100)

自年初累计

(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

  自年初累计

  去年同期

全国总计

  436527.70

19.6

100.0

100.0

江      苏

35983.00

19.6

8.2

8.4

山      东

35875.86

19.6

8.2

8.3

河      南

25321.52

23.2

5.8

5.6

辽      宁

24791.40

15.1

5.7

5.9

河      北

22629.77

18.5

5.2

5.2

广      东

21794.98

18.3

5.0

5.0

                      注:扣除跨省项目。

  (二)到位资金增长有所放缓,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2013年,广东本年到位资金27564.22亿元,同比增长21.6%,高于完成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增速较前三季度放缓1.0个百分点,总体呈放缓趋势。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2.25亿元,同比下降18.6%。到位资金与整体投资增速差额较前三季度收窄1.0个百分点。各项应付款合计2499.53亿元,增长16.8%,增幅比前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图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本年到位资金增速对比

  各经济体中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比重为12.1%,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贷款资金比重低3.0个百分点,比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低6.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自筹资金比重为60.4%,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自筹资金比重高5.9个百分点,比其他经济类型投资高13.5个百分点。

  (三)外源性经济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外资吸引力下降

  广东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短缺,人力等资源价格不断攀升,而其他地区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活跃,广东的外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2013年外源性经济投资2966.07亿元,增长0.9%,增速比前三季度放缓2.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9.1个百分点。其中港澳台商投资1640.73亿元,同比下降4.4%,外商投资1325.34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比前三季度放缓6.2个百分点。

  (四)技术改造投资总量偏低

  2013年广东技术改造投资2439.22亿元,占整体投资比重为10.7%。其中工业技改完成1557.73亿元,占工业投资的21.1%。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既能盘活存量资源,节约土地等生产要素,又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其投资总量少,内涵型项目占比过小,不利于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的步伐。

  (五)项目储备情况不佳,新开工项目规模下降

  2013年,广东施工项目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1200个,同比增加2360个,新开工项目增加个数同比减少1149个,对投资增长后劲将产生不利影响。施工项目中本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713.74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65.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平均建设规模7884万元,同比下降8.1%。

   三、建议和判断

  (一)2014年政策建议

  1.树立要素优势发展战略,保持适度投资规模。2013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与GDP比率为36.8%,投资规模合理适度。建议2014年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分别以规划纲要、三大抓手为重点,树立要素优势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珠三角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抓好重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强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重点打造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和粤北生态特色新区,科学规划和积极储备优质投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投资增量平稳,结构优化。

  2.深化粤港澳合作,扩大港澳企业在粤投资。加快粤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步伐,完善创新合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各重点领域合作深度。抓好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三地发展的便利硬件基础。以申报粤港澳自贸区为契机,大胆开放创新,营造更为宽松活跃的发展环境,推动三地贸易自由化,扩大港澳企业在粤投资。

  3.发挥市场的作用,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据世界银行对183个经济体研究后发布的《2012年营商环境报告:在一个更加透明化的世界里经营》,全球相对贫困但治理良好的国家,开办企业需要的时间若减少10天会使投资率增长 0.3个百分点,GDP的增长率提高0.36个百分点。建议加快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和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管理的边界,进一步下放审批权。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细则,打造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高广东的外资吸引力。

  4.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提高投资资金配置效率。减少对要素市场的行政干预,尤其是放宽资金价格的管制。促进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消除信贷中民营企业的不平等地位,拓宽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2014年形势研判

  1.外部环境趋稳向好。国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IMF在1月将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为3.7%。其中发达经济体可望延续缓慢回升向好态势,增速预计为2.3%。美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欧元区可望实现整体温和复苏,日本强劲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要警惕美国QE退出计划可能引起的经济波动。

  国内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局面。2013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2%,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平稳。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2012年收窄0.5个百分点,表明市场需求逐步活跃。

  2.广东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支撑广东投资高速增长的因素看,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广东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广东面临许多发展的好机会:一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表决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中,鼓励民资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鼓励民资投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将进一步拓宽民资的投资领域和方式,激发民资的投资热情;二是相关指标显示2014年投资需求平稳。2013年12月广东重点企业PMI为51.5,其中的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4.0,为该指数自发布来的最高值,表明广东制造业企业持续平稳扩张,实体经济不断向好。2013年房地产市场销售畅旺,开发商拿地踊跃,12月待开发土地面积4866.04万平方米。而粤东西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农地改革的探索实践,都将释放较大的投资需求。

  但也要注意到,广东依靠政策形成的优势正在丧失,国际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投资的吸引力不断被其他省份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稀释。环境资源约束压力在加大,转型升级对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预计2014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一定的惯性,延续平稳增长势头,增速可望达18%。

                                               

  

 

                                                                                                                                  供稿单位:投资处

                                                                                                                            撰      稿:罗青兰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上线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25日上线。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到政务服务中心检查督导
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 营造现代化国际化营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加大力度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 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张硕辅主持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