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计局:2015年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0%

20.01.2016  22:07

省统计局:2015年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0%

羊城晚报讯 记者马汉青报道: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广东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就相关热点,广东省统计局局长、高级统计师幸晓维接受羊城晚报采访作解读

羊城晚报:如何评价2015年广东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幸晓维:2015年,广东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稳中有质量的发展状况,实现了经济增速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的“双中高”工作目标,为“十二五”发展作了圆满的收官。总体看来,有三点比较突出:

一是经济增速稳中有升。一季度广东GDP增长7.2%,上半年增长7.7%,前三季度累计增长7.9%,全年累计增长8.0%,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二是广东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两个支撑。2015年,广东GDP增速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数高于全国,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0%,为全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广东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主要结构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也为全国经济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三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除了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外,经济效益也保持提高。

2015年广东稳健的发展态势表明近年来广东持之以恒、大力推进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转型升级逐步见到成效,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

羊城晚报:2015年广东第三产业比重首次突破50%,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幸晓维:2013年,广东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由原来的“二三一”结构转变为“三二一”结构,当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8:46.4:48.8。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升到49.0%,2015年则达到50.8%,在历史上首次突破5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44.6:50.8。

广东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是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结果。从世界各国工业化推进规律看,一般会经历三次产业依次加快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发展比较快;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发展比较快;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发展加快。近两年,广东就业人员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是服务业加快的另一个表现。广东第三产业比重超越第二产业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

羊城晚报:如何预判全年广东经济走势?

幸晓维:总的来看,预计2016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仍将继续保持稳定,波动不会太大,预计2016年全省经济增速在7.0%-7.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