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7.05.2014  23:04
 

   内容摘要: 2013年,广东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同时,工业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显现。2014年,工业经济发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预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分析

 

  2013年,在广东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背景下,广东工业生产虽有波动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但外需仍然较弱,工业产品出口增长缓慢,工业生产面临压力和挑战。为推动广东工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刺激国内外需求,大力促进创新驱动,营造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主要产品产量继续提高

  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5647.24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值增长速度波动幅度为0.8个百分点,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完成销售产值105727.63亿元,增长12.1%,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30911.61亿元,增长4.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与全国增速的差距比上年有所缩小,低于江苏(11.5%)、山东(11.3%),高于上海(6.6%)、浙江(8.5%)。

 

   图1  2012-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提高,在全国工业产品中占重要地位。全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生产钢材3384.52万吨,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3.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彩色电视机6691.07万台,增长4.3%,增幅比上年降低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52.4%,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手机77818.03万台,增长28.6%,增幅比上年提高34.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50.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汽车254.26万辆,增长28.9%,增幅比上年提高35.0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11.5%,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轿车206.17万辆,增长30.4%,增幅比上年提高38.3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17.0%,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  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同比增长(%)

增幅比上年增减(个百分点)

占全国比重(%)

比重比上年增减(个百分点)

钢材

万吨

3384.52

12.3

9.5

3.2

0.1

水泥

万吨

13394.93

17.1

13.9

5.5

0.3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4.76

71.1

68.0

1.1

0.4

彩色电视机

万台

6691.07

4.3

-7.0

52.4

15.5

  家用电冰箱

万台

1946.02

20.0

3.4

20.8

1.2

房间空调器

万台

5168.63

0.6

-1.9

39.6

-0.6

手机

万台

77818.03

28.6

34.7

50.8

2.1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3613.96

11.3

-1.8

10.7

-4.5

汽车

万辆

254.26

28.9

35.0

11.5

3.7

轿车

万辆

206.17

30.4

38.3

17.0

5.8

 

  1.重工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轻工业增速略有回落。广东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5944.33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重工业对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1%,比前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5.7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702.9亿元,增长7.7%,增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7.8%,比上年低0.3个百分点。 

  2.民营企业保持较高增速,国有控股企业增速加快。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生产继续保持领先发展态势,完成增加值10282.11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0.0%,比前三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生产增长加快,一至四季度累计增长速度分别为6.7%、6.8%、7.7%和8.0%,全年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3.大型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小型企业增长较快。广东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056.93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7.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6.6%,拉动工业增长4.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长较快,完成工业增加值6675.03亿元,增长11.2%,高于大型企业2.7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2.1%,拉动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 

   图2  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规模增长情况(%)

 

  4.先进制造业增速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增速略有回落。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314.71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0.6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生产大幅增长,完成增加值425.0亿元,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143.29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1.1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863.68亿元,增长13.5%,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但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图3  2013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5.汽车制造业强劲回升,水泥、钢铁等行业生产加快。2013年8月以来,广东汽车制造业回暖明显,全年完成增加值1378.82亿元, 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5.7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从汽车销售情况来看,全年完成销售产值4624.62亿元,增长18.0%,增幅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从汽车制造业经济效益来看,全年实现利润总额434.82亿元,增长27.9%,由前三季度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汽车产业由于受2012年“钓鱼岛”事件影响,中日合资的汽车企业销售差,产量低,2013年市场需求增大,促进了汽车的生产。

        2013年下半年以来,广东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基础性行业生产加快。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3.7%,增幅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9.9%,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4%,增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6.工业销售保持增长,出口压力仍然较大。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在出口减缓的情况下,内销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保障了工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全年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2.1%,其中内销产值增长15.6%。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则在低位徘徊,全年仅增长4.3%,增幅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4.3%,增幅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4.8%,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3.9%,增幅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0.9%和2.3%。

  (二)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利润增长较快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利润稳步增长,亏损总额下降,但企业经营成本仍居高不下。

  1.工业利润实现稳步增长,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沿海五省市首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654.98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854.93亿元,增长23.0%,增幅比上年提高20.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与沿海五省市比较,广东利润增速居首位,分别比鲁、苏、浙、沪高10.6个、8.5个、7.8个、9.9个百分点。以利润总额计算的利润率为5.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以主营活动利润计算的利润率为5.3%,同比持平。

 

   图4  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

 

 

  2.主要行业利润实现增长,高耗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利润总额增速比上年提高的行业有33个,下降的有6个。新增利润较多的前5个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述5个行业新增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的55.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20.49亿元,增长7.4%,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占全省主营业务收入的23.1%;实现利润1034.98亿元,增长28.5%,增幅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占全省利润总额的17.7%。从行业分组看,六大高耗能行业由于原油价格、煤炭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利润增长较快,同比增长34.7%,增幅比上年提高35.7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增长25.3%,增幅比上年提高25.6个百分点;轻纺行业增长25.8%,增幅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主要资源类行业利润下降5.5%,降幅比上年收窄0.3个百分点。

  3.亏损企业个数略有增加,但亏损总额下降。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有亏损企业5529家,比上年增长4.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1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393.66亿元,同比下降18.5%,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亏损额同比下降66.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额下降83.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亏损额下降64.9%。

  4.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各项费用增长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88559.82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企业三项费用增长13.0%,增幅比上年提高2.7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增长14.7%,增幅比上年提高5.2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长13.1%,增幅比上年提高3.9百分点;财务费用增长4.4%,增幅比上年回落17.7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为8.21元,比上年提高0.13元。企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工成本持续上升,调研显示,当前广东大多数企业反映人工成本同比上涨10%以上。此外,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多数银行对制造业企业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上浮30-50%。

   二、工业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显现

  近年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广东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向适度重型化发展

  在石化、钢铁、汽车等大型重工业项目的拉动下,广东工业经济重型化趋势明显。2013年二季度起,重工业的增速超过轻工业,并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重工业增加值是轻工业的1.64倍,轻重工业的结构由2012年的38.1:61.9调整到37.8:62.2,重工业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

  (二)工业发展的内源动力增强

  近年来,广东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的发展明显快于其他类型企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增幅分别比国有控股企业和外资企业高3.2个和4.1个百分点。2010年至2013年,民营工业的比重逐步提高,分别为27.6%、28.3%、39.1%和40.1%;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内外源结构为51.9:48.1,内源经济比重超过一半。

  (三)工业销售的外向依存度逐步降低

  在国内外环境的推动下,广东工业产品销售逐步向国内倾斜,一方面出口压力增大,导致工业产品出口增速下降;另一方面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国内需求增加。2013年工业内销产值达74816.02亿元,同比增长15.6%,全年工业品出口交货值仅占全部销售产值的29.2%,有七成靠内需拉动。近两年来,内销增长一直较快,占全部销售产值的比重大,保障了工业的稳定发展态势(图5)。

 

   图5 2012-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内销产值及出口交货值 (亿元)

  (四)工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提高

  广东工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强化“先进性”和“现代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为48.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为24.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高科技化。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大力推动发展机器人产业化,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佛山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高端环保汽车内饰材料,成功进入汽车厂家供应商,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预计2014年增长40-50%。

  (五)工业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1.东西两翼总量占比逐步提高。从四大区域来看,全年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795.25 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3%;东翼1941.56 亿元,占全省7.6%;西翼1568.87 亿元,占全省6.1%;粤北山区1281.19 亿元,占全省5.0%。东西两翼工业增加值总量占比逐步提高,从一季度的12.0%上升到全年的13.7%,提高1.7个百分点。相比东西两翼,山区五市工业发展有待加强。

 

   表2   2013年广东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情况(%)

  

地 区

1-3月

1-6月

1-9月

1-12月

珠三角

83.3

 82.5

 82.0

81.3

东  翼

6.0

6.8

 7.3

7.6

西  翼

6.0

 5.6

 5.7

6.1

山  区

4.8

 5.1

 5.1

5.0

 

  2.产业转移园建设扎实推进。据初步统计,全省37个产业转移园区全年实现工业产值4942.84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税收194.85亿元,增长29.9%。截至2013年底,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入园项目3900个,投资总额11769.31亿元,其中建成项目1959个,投资总额2929.30亿元。在岗就业人数69.02万人,比2012年增加2.37万人。

  (六)工业生产效率逐步提升,能耗水平继续降低

  1.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提高,用电产出增加。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稳步提高,全年达23.6%,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单位工业用电产出8.58元,比2012年高0.11元。

  2.节能降耗形势总体良好,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4.55%,超过全年下降目标值1.05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0%,完成节能目标任务。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5769.54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低0.2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5%,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全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697万吨、造纸13.62万吨、制革10万标张,并主动关停印染布4144万米、淘汰炼钢8.8万吨、铅蓄电池19.5万千伏安时。

   三、影响广东工业经济运行的因素分析

  2014年,广东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将影响工业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

  (一)影响广东工业经济运行的正向因素

  1.广东工业发展整体水平较高,有一定市场应对能力。广东总量大、实力强的工业企业较多,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管理经验丰富,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强。全省主营业务收入最大的50家工业企业收入达到24482.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3.6%;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4.9%;有6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2013年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为2014年的生产和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销市场平稳增长,为工业生产提供必要动力。2014年国内经济形势有向好的迹象,为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带来机遇。2013年1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两个指数降幅继续收窄,表明市场需求趋于活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高于全年平均值0.2个百分点,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

  3.部分支柱行业增长稳定,发展态势良好。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广东部分支柱产业运行平稳,其中电子信息业2013年完成增加值5423.98亿元,同比增长9.%;汽车制造业增长1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7%;食品制造业增长9.9%;金属制品业增长9.3%。这些行业在国内外需求逐步回升的作用下,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4.政策层面的推动作用增强,加快转型升级和粤东西北发展为工业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方针将进一步激发各个领域的改革热潮,激发国内经济发展的活力。广东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在加快,特别是粤东西北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建设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珠三角规划纲要和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决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影响广东工业经济运行的负向因素

  1.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内需方面,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政策后,商务消费和餐饮市场发展有所放缓;在社会保障仍显不足的环境下,国民消费需求未完全释放。外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工业出口持续低位徘徊,2013年出口交货值增速比内销增速低11.3个百分点,这对于出口依赖度较大的地区影响明显;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导致广东企业出口成本上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一些大型出口企业及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产能或订单向内地省份或周边国家转移,影响广东工业产品的出口增长。

  2.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近年来,广东通过转型升级,传统行业的部分产能得到淘汰,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尚需要一个过程,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需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和区域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转型升级任务繁重,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

  3.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些困难。调查显示,企业发展面临的显性负担和隐性负担较重,企业劳动力成本提升,存在结构性的招工困难,残疾人保障金、地方教育附加、工会费等支出压力较大;企业到政府办事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不高仍然存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从盈利水平来看,工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5.7%,低于多数虚拟经济收益率,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4.工业投资低位运行,发展后劲不足。广东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实体经济投资不甚理想,增速相对偏低。2013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7365.7亿元,同比增长13.1%,增幅比一季度(17.4%)回落4.3个百分点,比年度计划目标(15%)低1.9个百分点。新投产的大型工业项目不多,2013年,全省新开工工业项目9908个,增长13.1%,其中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仅439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仅33个。与江苏、山东相比,广东工业投资总量不足江苏的四成,不到山东的一半。

   四、对2014年广东工业经济运行的对策建议

  2014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总体上可能略好于2013年,预计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个别时段可能会出现小幅波动,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

  第一,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出口。内需方面,要扩大投资和促进国内市场需求双管齐下,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跟进重点项目建设,解决征地拆迁、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争取早完工、早投产,形成新的产能;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国民消费能力,大力培育消费需求,拓展消费市场,深入促进内需。外需方面,一方面稳定和扩大海外市场,加强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积极开拓南美洲和其他地区市场;另一方面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由原来的粗加工贸易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以适应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变化。

  第二,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东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广东工业经济竞争力。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中新广州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东莞台湾高科技园等六大平台为载体,以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培育企业为抓手,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三,进一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促进创新驱动。一是推动工业投资,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强上下游一体化招商选资;二是推动产业园区建设,认真落实《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三是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现有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四是建立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长效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四,进一步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全面关于深化改革的方案,以改革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使优质资源流入实体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尽力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高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水平,打造现代化的服务型政府。

  

 

 

 

 

                                                                                                                                                                                      供稿单位:工交处

                                                                                                                                                                              撰      稿:王慧艳 王学良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上线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25日上线。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到政务服务中心检查督导
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 营造现代化国际化营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加大力度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 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张硕辅主持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