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017年,广东省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截至9月1日,我省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 456所,其中省属34所,市(区)属422所;2017年毕业学生305927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00%,与2016年(就业率98.04%)基本持平,就业形势保持平稳态势。
一、就业总体情况
(一)就业概况
2017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305927人,就业学生数299808人,就业率为98.00%;直接就业人数256929人,直接就业率83.98%;对口就业人数202973人,对口就业率为79.00%。
1. 学生就业去向
299808名就业学生中,到国家机关及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有97168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32.41%;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有39804人,占13.28%;其他方式(包括应征入伍等)的有113838人,占37.97%;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有48998人,占16.34%。
在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中,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人数有4699人,五年一贯制升学人数有876人,三二分段升学人数有9953人,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人数有713人,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人数有21278人,其他方式升学人数有11479人。
就业概况表
毕业 生数 | 就业 人数 |
就业率 | 直接就业人数 | 直接 就业率 |
对口就业人数 | 对口 就业率 | 就业学生中: 就业去向分组(一) | |
去向 | 人数 | |||||||
305927 | 299808 |
98% | 256929 | 83.98% | 202973 | 79% |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 97168 |
合法从事个体经营 | 39804 | |||||||
其他方式 | 113838 | |||||||
升入高一级学校 | 48998 |
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情况表
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 人数 | 五年一贯制升学 人数 | 三二分段 升学人数 | 技能拔尖人才免试 升学人数 | 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 人数 | 其他方式 升学人数 |
4699 | 876 | 9953 | 713 | 21278 | 11479 |
2. 直接就业情况
(1)产业分布。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有8261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3.22%;从事第二产业的有54424人,占21.18%;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94243人,占75.60%。
(2)就业地域。本地就业的毕业生数有194235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75.60%;异地就业的有62488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24.32%;境外就业的有20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0.01%。
(3)就业地点。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数有172938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67.31%;镇区就业的有6991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27.21%;乡村就业的有1407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5.48%。
(4)就业渠道。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有171049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66.5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有7073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2.75%;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有7880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30.67%。
连续三年直接就业情况对比表
年份 | 直接就业学生中: 就业产业分组 | 直接就业学生中: 就业地域分组 | 直接就业学生中: 就业地点分组 | 直接就业学生中: 就业渠道分组 | ||||
| 去向 | 人数 | 去向 | 人数 | 地点 | 人数 | 渠道 | 人数 |
2015年 | 第一 产业 | 18122 | 本地 | 164818 | 城区 | 147268 | 学校 推荐 | 150414 |
占比 | 8.18% | 占比 | 74.41% | 占比 | 66.49% | 占比 | 67.90% | |
2016年 | 第一 产业 | 17074 | 本地 | 185396 | 城区 | 172898 | 学校 推荐 | 178080 |
占比 | 6.71% | 占比 | 72.90% | 占比 | 67.99% | 占比 | 70.02% | |
2017年 | 第一产业 | 8261 | 本地 | 194235 | 城区 | 172938 | 学校 推荐 | 171049 |
占比 | 3.22% | 占比 | 75.60% | 占比 | 67.31% | 占比 | 66.57% | |
2015年 | 第二 产业 | 29866 | 异地 | 56330 | 镇区 | 58928 | 中介 介绍 | 14326 |
占比 | 13.48% | 占比 | 25.43% | 占比 | 26.60% | 占比 | 6.47% | |
2016年 | 第二 产业 | 48246 | 异地 | 66904 | 镇区 | 67220 | 中介 介绍 | 11661 |
占比 | 18.97% | 占比 | 26.31% | 占比 | 26.43% | 占比 | 4.59% | |
2017年 | 第二产业 | 54424 | 异地 | 62488 | 镇区 | 69916 | 中介 介绍 | 7073 |
占比 | 21.18% | 占比 | 24.32% | 占比 | 27.21% | 占比 | 2.75% | |
2015年 | 第三 产业 | 173519 | 境外 | 359 | 乡村 | 15311 | 其他 渠道 | 56767 |
占比 | 78.34% | 占比 | 0.16% | 占比 | 6.91% | 占比 | 25.63% | |
2016年 | 第三 产业 | 189000 | 境外 | 2020 | 乡村 | 14202 | 其他 渠道 | 64579 |
占比 | 74.32% | 占比 | 0.79% | 占比 | 5.58% | 占比 | 25.39% | |
2017年 | 第三产业 | 194243 | 境外 | 206 | 乡村 | 14074 | 其他 渠道 | 78807 |
占比 | 75.60% | 占比 | 0.01% | 占比 | 5.48% | 占比 | 30.67% |
(二)各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确定的19个专业类别,各专业大类的就业情况如下:
1. 从专业分类看 ,对口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 土木水利类 (90.40%),其次是 休闲保健类 (89.60%), 农林牧渔类 为第三(84.70%)。
2. 从毕业生数看 ,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生数最多,有7190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3.5%;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数有491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07%;加工制造类为第三,毕业生数有3911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78%。
3. 从就业学生数看 ,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有60328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23.48%;其次是信息技术类,就业人数有41138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16.01%;第三为加工制造类,就业人数为33022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12.85%;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就业人数最少,有198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0.08%。
分专业大类的就业情况表
专业类别 | 毕业学生数 | 直接就业学生数 | 对口就业学生数 | 对口就业率 |
农林牧渔类 | 4013 | 3345 | 2831 | 84.70% |
资源环境类 | 545 | 454 | 326 | 71.80% |
能源与新能源类 | 198 | 166 | 123 | 74.00% |
土木水利类 | 7745 | 6162 | 5571 | 90.40% |
加工制造类 | 39110 | 33022 | 26902 | 81.50% |
石油化工类 | 863 | 729 | 464 | 63.70% |
轻纺食品类 | 4091 | 3446 | 2895 | 84.00% |
交通运输类 | 25493 | 21365 | 17113 | 80.10% |
信息技术类 | 49148 | 41138 | 30542 | 74.20% |
医药卫生类 | 34946 | 28891 | 22941 | 79.40% |
休闲保健类 | 1011 | 850 | 761 | 89.60% |
财经商贸类 | 71901 | 60328 | 46762 | 77.51% |
旅游服务类 | 10764 | 9045 | 7532 | 83.30% |
文化艺术类 | 16477 | 13626 | 10749 | 78.90% |
体育与健身类 | 640 | 528 | 284 | 53.70% |
教育类 | 24728 | 21050 | 17612 | 83.70% |
司法服务类 | 1916 | 1890 | 1389 | 73.50% |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 4944 | 4129 | 3402 | 82.40% |
其他 | 7394 | 6765 | 4772 | 70.60% |
合计 | 305927 | 256929 | 202971 | 79% |
(三)就业质量情况
1. 就业单位性质 。进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学生有97168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37.82%。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学生有3980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15.50%。其他方式灵活就业(包括应征入伍等)的毕业学生有113838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44.31%。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学生有48998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16.02%。
2. 就业地区情况 。本地就业的毕业生为194235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5.60%;城区就业的毕业生为172938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7.31%;异地就业的毕业生为62488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24.32%;镇区就业的毕业生为69916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27.21%;乡村就业的毕业生为14074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48%;境外就业的人数降到0.01%。
3. 就业起薪情况 。直接就业256929人中,平均起薪2994元。其中:低于1000元的有2244人,占0.87%;1001-1500元的有13771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36%;1501-2000元的有53484人,占20.82%;2001-3000元的有118095人,占45.96%;3000元以上的有66341人,占25.82%。
4. 享有社会保险情况 。直接就业并享有三险的毕业生78456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30.54%;享有五险的有67558人,占26.29%;享有三险一金的毕业生有32790人,占12.76%;享有五险一金的有47690人,占18.56%;没有社保的为30436人,占11.85%。
5. 签订就业合同情况 。直接就业并签订1年合同的有130015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0.60%;1-2(含)年的有66499人,占25.88%;2-3(含)年的有26089人,占10.15%;3年以上的有12078人,占4.7%;未签合同的有22248人,占8.66%。数据表明签订1年及1至2年的毕业人数最多。
二、2017年我省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一)就业率较高。通过数据分析,近几年来,我省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基本达到了高就业率,2017年度就业率达到98%,体现出我省中职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继续受到经济市场的认可,中职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相扣,是支撑和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二)对口就业人数比例保持在较高水平。2017年度我省对口就业率达到79%,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全省中职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实现了就业岗位与专业基本一致,充分证明了中职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积极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特点,遵循办学规律,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做好就业准备相关工作,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反映出了学校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养成上取得较好的成绩,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省中职发展的成功道路。
(三)就业城镇化和本地化明显。通过我省中职毕业生就业区域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中职毕业生在城区和镇区工作的比例都在93%以上(2015年93.09%,2016年94.00%,2017年94.52%),且呈逐处上升均势。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也保持在较高水平(2015年74.41%,2016年72.90%,2017年75.60%),2017年达到近三年的最高。这充分印证了我省城镇化进程的继续发展,同时也证实了我省中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为本地经济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四)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总量和比例有所提高。2017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人数为48998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16.02%,比2016年的升学人数(48213人)和升学比例(15.62%)均有提高。这个证实了我省推进通过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注重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培养,着力打通中高职上升通道,为升学深造的中职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举措
(一)推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加快推进中职与高职一体化培养,适当扩大中职与高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和专业。2017年中职毕业生中,16.02%的毕业生升入高职或普通高校进行深造。在全省开展了中高职专业联盟建设、进一步落实中职和高职一体化建设方案,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课程设置、实训实习等方面加强衔接和沟通。狠抓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遴选诊断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对全省中职学校进行指导与诊断。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工作,推进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步建设。在学校试行开展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积极扩大社会培训的规模和范围,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二)构建完善实习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落实实习就业管理政策。我省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实习管理,抓好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强化我省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实习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中职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体系。我省注重学校就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分管校领导实习就业工作培训会制度化,邀请国际知名企业和管理公司讲座常态化,校际间工作经验交流及时化。
三是坚持校园招聘专场制度。我省继续发挥校园专场招聘会(每所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不少于1场)的作用,为学生实习就业、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求搭建服务平台。专场招聘会还吸引了众多的家长参与,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欢迎。
四是探索多种实习就业信息分享方式。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采集数据,通过自建微信公众号向学生家长推送最新招聘信息、就业信息、行业资讯、校企联动资讯等。鼓励和支持学校与人才市场合作,开创网络招聘会模式,将行业部门的需求提供给学校毕业生,通过网络完成初步沟通。
(三)畅通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继续加大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作用,遴选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和高水平的师傅指导学生开展实训,让能工巧匠进校园。充分利用重点企业的人才、技术及设施设备优势,引入现代学徒制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承担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教学任务的实训基地。
(四)加强重点骨干专业建设
继续全面实施以示范学校、示范专业为主要内容的“双示范工程”,通过统筹规划、集中财力,建成了一批与广东省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名牌学校和名牌专业,根据广东省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加强省级骨干专业建设,提升中职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是鼓励学校构建了全程化的就业教育,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形成职业指导“课堂教学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岗前教育为核心”的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教师与师傅管理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融通的“三融通”目标,创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人、做事”的实习环境。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为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健全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帮助学生形成合理价值取向。健全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强对家长职业指导的培训,客观地帮助家长分析就业形势,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科学预测,正确认识中职学生就业的诸多条件,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保证毕业学生能够恰当地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
四、发展趋势预测
(一)随着中高职衔接通道的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立交桥不断的完善,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数量和比例会将进一步增大
近三年以来,中职毕业生通过各种升学渠道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数量逐年增多,且呈现地区经济越发达该区域内升学比例越高的趋势。我省广州、中山、珠海、佛山等地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比例都在30%以上,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升学比例偏低。河源、肇庆升学比例在15%以下,而清远、阳江等地区升学比例在10%以下。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学生对高学历和更强的技能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二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中职毕业生没有及时就业的就业生活压力,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毕业生有强烈的及时就业需求与愿望。三是就业市场有不同层次岗位的需要,对学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技能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职业教育有望逐步摆脱传统认识偏差,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将得到不断改善
一是随着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更加重视,持续投入进一步加大,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职业教育将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一路领先飘红的强烈对比下,过去那些“轻视技能技术工作”、“受职业教育学生是考试失败者”的错误观念将会得到纠正。
二是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免、补、奖”范围不断扩大和录取考试制度的改变以及国家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提高,特别是职业教育在扶贫脱贫上取得成效,职业教育将会受各阶段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三是随着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以技能为专长的中职毕业学生不仅有较充足就业选择权而且还会拥有更广阔的人生道路规划权。特别是我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和转移,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选择将更加有利于个人发展,各地域用工短缺的问题更为明显,预计未来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