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

15.02.2015  22:44
充分发挥优势 实现平稳增长   ----2014年广东省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4年我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万TEU,达到5293万标箱,比2013年增加386万TEU,同比增长7.3%,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740万标箱,同比增长7.3%;内河港口完成553万TEU,同比增长7.8%。全省有8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TEU,其中深圳港完成2396万TEU,广州港完成1660万TEU,分列全球集装箱码头第三位和第八位。         2014年我省外贸同比下降2.5%,但GDP增长7.8%,总量仍排在全国第一,反映出我省内贸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全省港口生产情况也与此吻合。全省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59%,其中内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43%,增幅约高出外贸货物吞吐量比增2.55%的一倍。         目前,我省沿海港口开通国际航线320多条,国内航线150多条,台湾航线50多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全省沿海港口共开通内陆无水港4个。         2014年全省港口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沿海港口继续发挥优势,吞吐量约占全省九成       (一)沿海大型集装箱港口充分发挥优势,为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国际班轮联盟化的趋势下,码头泊位和航道水深条件比较好、国际班轮航线比较多的深圳港和广州港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超18000TEU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多次靠泊深圳港和广州港。         与此同时,深圳港和广州港还积极开辟新航线和发展珠三角驳船快线运输,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和支线运输业务.两个港的国际班轮航线都增加超过10条,珠三角驳船运输快线均超过20条;广州港南沙港三期工程的部分集装箱深水泊位于下半年投产,新增了不少能力。         上述因素使两个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不仅遏制住放缓的势头,还有所回升。其中深圳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26%,广州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9%。作为全省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主力港的深圳港和广州港保持较好增长的基础上,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         (二)新兴和后发展起来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较快增长,成为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超过10%的沿海港口有虎门港、珠海港、湛江港、江门港、惠州港、茂名港等6个。其中,虎门港发挥地处珠三角中心的地理优势,积极拓展南北内贸航线,沿海港区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9万TEU,同比增长50.4%。珠海港与中远等大型航运企业在内贸航线业务上加强合作,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7万TEU,同比增长34.1%。湛江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7.84万TEU,同比增长30.8%。其他沿海港区如江门沿海港区、惠州沿海港区积极拓展与深圳、香港、广州等大港的支线运输业务,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40.5%和43.5%。           二、珠江水系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普遍增长,成为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的新动力         内河港口中,佛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8万TEU,同比增长5.8%;肇庆港完成73万TEU,同比增长5.2%;江门港内河港区完成63万TEU,同比增长12.8%;中山港内河港区完成52万TEU,同比增长1.7%;虎门港内河港区完成47万TEU,同比增长18.7%;广州内河港区完成24万TEU,同比增长22.8%。           三、通过加强港口管理效能建设,提升行政服务能力,为港口集装箱运输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 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职权清理工作,坚持“简政放权”的原则,将“港区内港航设施使用非深水岸线审批”和“港口危险货物建设省级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港口危险货物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专项验收”等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至地级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细化港口管理的流程和事项。 二是 开展港口经营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试点,规范港口市场的经营秩序。 三是 印发《广东省绿色港口行动计划(2014-2020年)》,支持和保障港口实施综合性的节能减排及污染防治措施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四是 加强港口调度、引航和经营管理,拓展班轮航线,建设内陆无水港。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