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状况分析
关键词 : 工业 效益 分析
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稳增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1746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实现利润7208.77亿元,增长8.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5个百分点,比山东、浙江、上海分别高9.8个、3.2个和9.2个百分点,比江苏低0.9个百分点,增速在沿海五省市居第2位。
表1 2015年全国及粤、鲁、苏、浙、沪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一、主要指标运行特点
(一)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利润呈两位数增长。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1817.13亿元,增长14.7%;先进制造业实现利润3462.10亿元,增长11.3%。上述两大类行业利润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5个和3.1个百分点,利润合计占全省利润总额的73.2%。
表2 2015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完成情况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较快增长。2015年,广东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240.14亿元,增长17.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909.69亿元,增长1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975.36亿元,下降1.5%。民营企业实现利润3532.26亿元,增长15.3%。
(三)小微型企业利润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小型工业企业生产和效益协调发展,生产增速和盈利水平均优于大中型工业企业。2015年,广东小微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23.90亿元,增长12.0%;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604.99亿元,增长6.3%;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9.84亿元,增长8.5%。
(四)主要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在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015年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的行业30个。其中,石油加工、焦炼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123.89亿元,增长17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466.03亿元,增长1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利润769.47亿元,增长10.9%。新增利润较多的前5个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196.36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加 78.51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75.40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71.08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48.91亿元;这5个行业新增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86.4%。
(五)珠三角利润增速最快。2015年,广东21个地级市中,韶关、湛江、阳江、汕头、珠海5个市利润同比下降,清远市持平,其他15个市利润实现增长。其中,增长20%以上的市有茂名、江门、汕尾、梅州、河源、云浮6个市。分区域看,珠三角实现利润5826.12亿元,增长8.5%;西翼实现利润442.74亿元,增长8.2%;东翼实现利润612.81亿元,增长7.3%;山区实现利润327.10亿元,增长4.0%。
表3 2015年广东分区域利润完成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面临形势仍然严峻,利润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12月,广东制造业PMI指数为48.4,较11月回落0.2个百分点,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处于50%的临界线以下。2015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延续低迷态势,12月指数同比下降3.1%,已连续44个月处在负增长区间。在有统计出厂价格指数的制造业30个大分类行业中,2015年有21个行业出厂价格下降,仅有食品饮料、服装、家具、医药等8个行业出厂价格小幅增长。两组先行指标数据均表明,目前工业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利润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6233家,亏损面15.4%。亏损企业亏损额507.60亿元,增长17.7%。
(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大。近年来,广东工业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一是人工成本稳步上涨。据2015年四季度工业企业问卷调查,2015年广东一线工人每月平均工资3638元,增长10.5%;人均缴纳社保费用约为664元,增长9.5%。二是上缴税金增长较快。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4505.38亿元,增长11.9%,比全国高8.8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357.05亿元,增长12.7%,比全国高6.5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3148.33亿元,增长11.5%,比全国高10.0个百分点。三是资金回笼压力增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比上年增长7.7%,产成品存货增长2.9%,均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三)出口交货值呈现回调趋势, 产品产销率回落。2015年,广东工业产品销率为96.97%,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32593.19亿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出口交货值前五个行业中有三个行业同比增长不到1个点,两个行业下降,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更是下降31.6%。
表4 2015年广东主要行业工业出口交货值和产销率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努力寻找和创造新的有效需求,确保利润持续稳定增长。当前,国内外经济运行形势仍然复杂严峻,面对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大众消费缺乏新热点的被动局面,要加强分析研究,努力寻找和创造新的有效需求。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等有效手段,从行业类别和品种花样等细节入手,密切关注城镇化发展变化态势,深入分析研究城乡地区消费变化的新趋势、从各年纪层次人口消费特点作为切入点,力求从中发现和挖掘出各类消费潜力,通过现代快递物流等促销手段,扩大消费空间,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深入分析研究大众的消费心理需求,紧紧围绕时尚、体面、简约、休闲、健康、环保等元素,通过性价比占优等手段,大力做好产品分类消费引导宣传,不断树立产品品牌品质形象,最大限度激活大众的消费欲望,下大力压减库存,确保利润持续稳定增长。
(二)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面对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一方面,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管理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涉,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给企业让利,切实帮助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要督促确保中央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让广大企业真正受到实惠。另一方面,广大企业要充分分析研究当前消费的变化特点,密切跟踪市场变化趋势,不断创新营销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十”技术,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各种经营管理潜力,尽最大限度压减成本费用,多方面扩大利润增长点。要密切关注产品销售率走低的变化趋势,以销定产,以避免和防止新一轮产品积压占用过多的资金。
(三)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创造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特征,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大力推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特别要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从广东制造转向广东“智造”,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二是引导各地各企业形成自我特色优势,将着力点放在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整体升级上,培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优势的产业体系,做到人有我优,努力创造出新的稳定的利润增长源。三是拓宽市场研究广度和深度,努力跟踪多元化、个性化、小众化、“私人定作”等消费潮流,找准各层次消费人群的需求特点,利用价格低、商品丰富、购买便捷的网络销售、网上支付、快递送货等现代销售手段,创造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认真观察分析市场运行的客观特点,根据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在坚持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要坚决压缩和消化那些过剩产能的企业,让真正的“僵尸”企业自动消亡。
供稿单位:工业交通处
撰 稿:潘符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