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中考语文答案

18.06.2014  17:14

  2014年广州中考语文考试于6月16日结束,本文为2014年广州中考语文答案。

  1、【参考答案】D.

  【思路解析】D选项中的“地表裸露”中的“”读“luǒ ”。“伺候”的“”读“”。

  2、【参考答案】A.

  【思路解析】:B选项中“消声匿迹—销声匿迹”,“跚跚来迟—姗姗来迟”。C选项中“一视同人—一视同仁”,“突如奇来—突如其来”。D选项中“莫衷一事—莫衷一是”,“顾名思意—顾名思义”。

  3、【参考答案】A.

  【思路解析】

  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不动声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一点也不着急。显然句子1的空格处应填“无动于衷”。排除选项B、C.

  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根据词语情感色彩,句子2应填“沉醉”。排除选项D.

  4.【参考答案】C.

  【思路解析】此项A的“通过…。。。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选项B“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属于归类不当。选项D中的“降低考试状态”属于搭配不当。

  5.【参考答案】B.

  【思路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B选项说希望同学“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那么言外之意是同学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此话放在毕业赠言中,不是很得体。

  6.【参考答案】林黛玉,我心中的女神。《红楼梦》中,尽管她敏感多疑爱争风吃醋,但我敬佩她在封建社会中敢爱敢恨的勇气。

  7. 【参考答案】

  (1)AE(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沉舟侧畔千帆过。谁家新燕啄春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零落成泥碾作尘。浩荡离愁白日斜。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 【参考答案】

  (1)具:通“”,全、都。(2)饿:使…饥饿(3)谢:道歉

  (4)比:靠近。(5)敌:攻击,袭击。

  9.【参考答案】:B

  【思路解析】A编次、编排;临时驻扎和住宿 B、适逢 C、表判断,是;于是,就 D、假如,如果;确实

  10.【参考答案】: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思路解析】关键词:以:因为;数:多次;故:缘故;使:派遣。

  11.【参考答案】:C

  【思路分析】不是为了复兴秦国。

  12.【参考答案】:

  (1)老无力。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

  展到战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思路解析】杜甫这位诗人和他的生活背景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首诗只要把握住了作者由己及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感,难度也就不大了。

  【小结】第7题的第(1)小题,虽然考的不是大家较熟悉的句子,但是这一次选的是错误的两项,而且这两项都是顺序调乱,所以难度也降低了不少。文言文《陈涉世家》平时出现频率较高,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古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作品,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非常明显。总体来说,这次中考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难度都不大。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13. 【参考答案】D

  【思路解析】

  A. "绝大多数只”,所以选项中的“自古以来生活在南美洲的巴西”缩小范围了。

  B. "不是自己凿洞”不等于“不喜欢自己凿洞”,同时它们也会住在树洞里,所以选项和原文不符。

  C.“和父母共同抚养弟弟妹妹”是科学家们的估计,并不是确定的。

  14.【参考答案】C

  【思路解析】

  A.不是只有妈妈的孵化,是父母轮番孵化的。

  B.水果只是变成了主食,并不是全部都吃水果。

  D.大嘴需要至少一年才能完全长成,并非不到一年就可以。

  15.【参考答案】A

  【思路解析】从最后两段可以看确定C和D是与原文相符的,B选项根据生活常识推理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或者是南美洲都是水果丰富和鱼类丰富的地方。所以A选项错误。

  16.【参考答案】

  (1)有长度几乎占了身长三分之一的大嘴;

  (2)巨嘴鸟的四根脚趾,两根朝前,两根朝后;

  (3)小巨嘴鸟的最不够大,颜色不够鲜艳;

  (4)巨嘴鸟的头上没有一个类似犀鸟头上的“大头盔”。

  17.【参考答案】

  (1)鸟坛“大嘴大

  ① "大嘴大”对于巨嘴鸟的嘴进行摹状貌,突出巨嘴鸟嘴大的特点;

  ②同时也明确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

  ③吸引读者,体现文章语言的趣味性。

  (2)“不客气”“抢占”

  ①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将巨嘴鸟赋予人的特性,体现了他们可爱、调皮的特性;

  ②贬义褒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巨嘴鸟的喜爱之情。

  18、【参考答案】①石头烫得像煤块似的;②石头上面刻有文字和复杂的图章;③它可以使人返老还童;④它在山上却没有人敲碎。(一点一分,共四分。)

  【思路解析】这是中考语文中常见的“信息概括题”,题目问到“魔石”的奇特之处,也就是需要概括这块魔石的“特点”,这一部分在文章开头已经介绍。答题时注意按照“谁做了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来回答。

  19、【参考答案】运用外貌描写(1分),写出了老人年迈体衰、丑陋悲伤的形象特点(1分),一方面与后文他放走小伊凡的善良宽厚形成对比(1分),另一方面其丑陋可怖的外貌特点与下文老人提到自己的参战经历遥相呼应,使文章情节更紧密、有逻辑性。(1分)

  【思路分析】不少学生看到“人物描写及其作用题”肯定倍感亲切,但需要注意的是,题中“小说开头”这四个字实际在暗示 "语段情节的作用”,因此答题时需要从这两方面回答:①外貌描写的作用主要在于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从文中“瘸腿、白发、伤疤”等字眼中,我们不难总结出答案;②情节作用方面,学生需要练习上下文,从人物形象、文章情节两方面作答。

  20、【参考答案】老头叫伊凡自己去沼泽地挖石头,实际上是不愿搬石头,伊凡认为自己的“一番好意”不被人接受,因此“很不高兴”。(2分)从他“没有拒绝”,可以看出伊凡是一个乖巧、懂事、为他人着想的人。(2分)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文章情节理解题+人物形象概括题,学生需要理清楚伊凡对老头的心理变化历程:想偷吃老头家的苹果被抓(羞恼) 老头并未责备自己(内疚感动)

  希望用“魔石”补偿老头(同情、怜悯)。另外,在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时,还需要注意多角度、多用词,以保证踩到得分点。

  21、【参考答案】我要不要砸碎它让一切重新来过呢?虽然过去不如意的事儿不少,可重来又有什么意义呢?要幸福,关键还是把这辈子活好啊!

  【思路分析】做好这道题,一方面需要抓住文章中心主旨,另一方面,需要符合人物心理特点,表现出犹豫到坚定的过程。

  22、【参考答案】

  (1)伊凡认为“幸福”就是得到满足温饱、身体健康、得到奖励,是一种单纯简单的快乐,是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幸福;老头儿在经历了战争、命运的摧残后,仍然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是活得光明正大,自由而充满希望,是一种饱含民族大义的使命感、责任感,是满足于精神的幸福。

  (2)我认为老头儿的认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幸福是浅薄的,我们更需要追求精神上的幸福。老头虽然过得很苦,但他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满足,这使他即便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有着坚强不屈的性格,活得充实而自我。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只有追求精神上的幸福,才能在社会中拒绝名利的诱惑,实现自我价值。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开放题,需要结合文章中心主旨回答。学生首先要明确伊凡和老头对幸福的定义有何区别,通过伊凡的“三次幸福”及老头儿认为自己幸福的原因进行判断,我们不难发现前者更倾向于表面上的物质上的快乐,后者则饱含爱国情感和人生理想。

  第二小问是开放题,可以选取伊凡的“幸福”来谈: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让人满足,这样幸福感更高,使人活的更快乐;也可以选取老头的“幸福”来谈:有目标和理想的幸福更伟大,使人生更有意义等。

(编辑 孙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