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时间】珠海拟2015年底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

22.08.2014  20:29
20日,珠海全市质量工作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提出,珠海要在2015年底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南方日报讯(记者/向松阳)22日,珠海全市质量工作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提出,珠海要在2015年底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目前珠海已出台相关工作规划和方案,到2015年,珠海食品、药品和主要工业品成品率达到99%以上,大宗消费品返修率低于5%。

广东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质监局局长任小铁,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等出席会议。

何宁卡强调,建设质量强市是实施“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民生质量安全的内在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建设质量强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建设质量强市的珠海模式,要加强领导、齐抓严管,确保质量强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珠海是第二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广东省唯一获批城市。据了解,以2015年底通过考核验收为目标,目前珠海已出台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并制定了工作任务分解表,涉及全市近40个职能部门108项具体创建工作。

根据工作方案,珠海质量强市工作,重点围绕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加强先进标准体系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计量基础工作、推进质量监管体制改革、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粤港澳质量领域合作、加强教育宣传和社会监督等11个方面展开。

会上,珠海市政府与广东省质监局签订了《关于建设质量强市加快珠海科学崛起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支持横琴新区创新发展、促进珠海“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等五大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会议同时表彰了2013年度市长质量奖获奖组织和首届标准创新奖项目。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获2013年度市长质量奖,分别获100万元资金奖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分别获首届标准创新奖金奖、银奖和优秀奖,获得总额为160万元的奖励。

创建指标速览——

1.质量提升

到2015年,珠海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4%以上,出口产品单位产品价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食品、药品和主要工业品成品率达到99%以上,大宗消费品返修率低于5%。

严格实施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工程招投标与质量诚信联动机制。

2.知识产权创新

到2015年,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700件。

3.先进标准体系建设

在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邮政快递、高技术服务、信息、金融、旅游、通信、文化体育、餐饮住宿、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重点服务领域,推进服务业满意度评价试点。

到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85%以上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到2015年,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能力居全省前列,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0项以上。

4.品牌发展

到2015年,培育6家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省名牌产品达到70个以上。

到2015年,推荐全市7家企业或组织申报国家、省政府质量奖,培训质量管理人员2000人次以上。

到2015年,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达到2个以上,“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达到1个以上。

到2015年,建立1-2个质量强区示范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验收。

5.计量基础

新建5个与珠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计量标准,推进建设1家适应高端物流业发展要求的省级计量实验室。

重点在眼镜行业、医疗卫生单位、公正计量行(站)、加油站等领域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诚信计量承诺。

6.质量监管体制改革

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省级授权质检机构4个以上。

加快质量安全、质量责任追究、质量严重违法企业退出和产品侵权首负责任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出台《珠海经济特区城市标准化条例》。

7.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到2015年,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

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和质量考核制度,推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推动企业落实产品“三包”责任,履行“缺陷产品召回”法定义务。

建立实施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鼓励大型骨干企业率先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8.质量安全监管

探索建立产品伤害检测体系。

以食品、农产品、药品、妇女儿童用品、农资、建材为重点,对制假售假、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生产聚集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及城中村、建筑工地、中小学校园等重点场所,开展综合治理。

推进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

9.质量诚信体系

建立质量失信惩戒制度,做好质量失信“黑名单”建章立制工作,公布一批严重质量失信、违法违规企业名单。

建立市公共联合征信系统。

推进质检、商务、金融、工商等部门质量信用信息共享。

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将企业质量信用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10.粤港澳质量合作

以横琴为试点,加强粤港澳地区在标准化、计量、认证、检验检测领域的合作,推行“一个标准、一次认证、全球通行”的检测认证体系。

推进生物材料检验检疫监管改革试点园区建设,优化特殊监管区域检验检疫监管服务。

11.宣传教育和监督

建立中小学质量教育实践基地。

将质量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纳入珠海高级技能人才管理。

每年为600家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培训。

加大对质量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

(南方网珠海频道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