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大大为啥不颁发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千秋大业,人才为先。国家科技奖是以国家名义奖励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获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当中创造出了巨大 经济 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的科学家。可见要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向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这是大会严格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体现,大会对中国科学界影响深远,并将推动中国科技发展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中国创造”战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年举行一次,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学家获得该奖,这些科学家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他们永登科技高峰行为激励人们更安心干事创业。习近平曾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现在,各主要国家都在抢占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包括国防科技制高点。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涌现,科技成果的获得,能给国家的发展增速,让国家在科技领域居于国际先进行列,有利于一个大国向强国挺进。国家每年都有新的巨大科技成果的获得,意味着国家创造能力旺盛,战略储备资源丰厚,发展前景广阔。高规格的年度科技奖,能激励更多的人才投身科技领域,勇攀科技高峰,奋力摘取满天星。科技的道路向来是不平坦的,只有那些在这条崎岖之路上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人才能获得成果。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不仅肯定他们的成果,也是表扬他们吃苦攻关的精神,这是一个双料奖励的大会。
创新驱动战略。备受瞩目的科技奖励大会,是科技界最高的荣誉殿堂,是科技界的华山论剑。这会极大地激发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习近平曾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独辟蹊径是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深耕是创新,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我创故我新,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那么这个民族将会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民族。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大榜”揭晓,共授奖295项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数字的背后不单是丰硕成果的体现,更是折射出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本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说明什么?说明国家在期盼着科技之神的出现,希望有人能奋力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深化改革战略。习大大曾强调,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满足国家需求。通过制度顶层设计,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评审工作全程接受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同时也加强社会监督。坚持协同创新,满足社会需求。国家针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过多的情况进行改革,有所创新。2015年国家科技奖励办在延长报奖间隔方面加大力度,规定2013年、2014年获奖项目的前三位完成人,不能作为前三位完成人推荐2015年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条件高了,这是今年大奖人数少的原因。《关于专家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通知》同样明确写道:“项目完成人同一年度内参加各奖种的评审不能重复,即同一人只能作为一个候选项目的完成人参加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的评审”。深化制度改革,限制完成人报奖频次,避免出现“拼凑报奖”、“搭车报奖”,加强科技成果积淀。坚持产业引导,满足民生需求。针对社会反映的一些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经济效益虚高”、“应用情况不实”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科技成果应用,首次组织开展对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应用情况真实性的核查试点。这些是对习大大“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虽这次没有人获得最高国家科技奖,但“无声胜有声”,将激励更多人安心搞科研。
人才强国战略。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习大大在2016新年贺词中提到“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说明,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虽然屠呦呦没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但能够得到习大大当着全球转播的亿万观众亲口对她肯定,就是对屠呦呦最大奖励。“彼见伯乐之知己也。”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这必将激励更多人们投入科技创新。只要有梦想,凡事皆为可能。“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汇聚科技智库合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习近平曾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大国时期的每一个中国都怀揣着梦想,为梦想成真,那么就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自觉服务于这两个伟大战略,走出一条辉煌的强国之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