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11.01.2016  18:10

  2016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做重要讲话。

  李克强指出,过去一年是我国发展克服多重困难和挑战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也是科技界喜报频传的一年。我国多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大奖中折桂,因对青蒿素研究成果有重大贡献,曾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发明奖、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等多个奖项的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潜能,中国科技创新成就令世界瞩目,全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

  李克强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在战略必争领域前瞻部署,加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融合。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在传统产业广泛开展“互联网+”行动,让“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要通过改革,完善科研管理、人才评价等机制,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上,用活科技人才,释放创新潜能。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用贯通,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李克强指出,要汇聚众智众力,扩大创新供给。创新的深厚伟力在于民众之中。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破除束缚创新的桎梏,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打造大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五方协同”的众创平台,形成各类创新主体互促、民间草根与科技精英并肩、线上与线下互动的生动局面。各级政府要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满腔热情地为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让更多创新者梦想成真。要推进开放合作,打造创新高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吸引更多海外技术、人才和资本到中国创新创业,积极推动我国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走出去。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015年,国家共授予通用项目科学技术奖2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41项。我省有3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家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奖的项目有13项。

  在获得的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由我省科学家主持完成的有3项,分别为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等完成的“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中山大学宋尔卫教授等完成的“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山大学李宝军教授等完成的“用于功能集成的微型化光子器件基础研究”。

  在获得的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中, 由我省科学家主持完成的有2项,分别为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主持完成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成型技术”和华南理工大学邱学青教授主持完成的“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

  我省参与获奖的2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0项。我省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8项。这些项目不仅在各个专业具备创新点,而且已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省科技厅钟小平副厅长、林晓湧处长等参加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