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2014年度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
坂茂在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接受记者专访,介绍刚刚的中国第一座纸管幼儿园(芦山)。(新华网记者 杨汀 摄)
新华网日本频道5月23日电 题:对话2014年度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
新华社记者杨汀 发自京都
4月中旬的京都樱花刚谢,春和景明。从坐落瓜生山的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纸管工房的透明大门,可以望见远处的东山和北山。这座圆拱形的纸管建筑由2014年度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带领他的学生搭建,采取不用重机和部分寸法的安全简单的施工方法,作为授课及灾害支援研究和实验之用。
2014年的建筑学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被授予这位世界上唯一的纸建筑家,以表彰其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的创新,以及“用创造性和高品质设计来应对破坏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极端状况等人道主义挑战的独特方式”。
从2011年获得普奖的妹岛和世到2013年获奖的伊东丰雄,日本当代建筑审美表现出的反传统,反结构,反体量的趋势似乎颇受世界建筑界青睐。不过,如《纽约时报》的评价,坂茂表现出来的甚至是一种“反建筑的态度”——以往建筑是指用钢筋、混凝土这样的材料建造的永久性的建筑物,他却是以用纸管和塑料啤酒箱等不耐用的材料建造临时住所而闻名,并在各种场合强调对为特权阶层打造彰显权力和金钱的建筑的反感。对于被授予普奖,他也谦虚地表示,他为获奖感到荣幸,不是因为普利兹克奖将提高他的声望,而是因为它肯定了他的作品对人道主义的关注。“我正在努力理解这个鼓励的意义,”他说,“它不是对我的成就的嘉奖。我还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在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的纸管工房,记者旁听了坂茂获普奖后的首堂课,也是日本新学年的第一讲,并对他进行了专访。除作为材料和结构先驱、人道主义建筑家之外,坂茂的师者之魂也令记者印象深刻。日本的知名建筑家,多数在从事建筑实务的同时在大学任教,热衷于培养下一代建筑家,这大概也是日本在36届普奖中代有传人,6次折桂的原因。
赈灾建筑家
问:听说您刚去四川芦山确认了中国第一座纸管幼儿园的最后细节,这是您在获得普利兹克奖后的第一件作品。整个过程顺利吗?请您说说印象深刻的事。
答:是的,终于完成了,看到孩子们坐在里面的笑容很高兴。建造过程中有修复,柱子和顶棚之间有空隙,虽然做了防水,但如果水渗进里面肯定不行,不过很容易就修好了。我给参与项目的当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和我的日本学生颁发了纪念证书。这是我在中国的第二座纸建筑,成都的小学仍在使用中,3栋9间教室,本来是临时建筑,但大家都很喜欢,所以还在用。四川的工厂工艺很好,纸管质量很不错。之前我们在新西兰建纸教堂,当地工厂做的纸管在构造上很弱,只好加入木材料增强,但中国的纸管质量很好,构造上很强。
问:一般建筑家都是在灾区一切稳定,开始重建时担当工作,但您却在灾难发生后很快就进入当地,如神户、土耳其、中国四川、海地、菲律宾等,帮助修建避难所、临时住宅、公共设施等。您在为灾区设计和建造建筑时,最重视什么?会如何操作?
答:首先我会亲自去灾区现场,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可以获得的建筑材料,以及必须尊重的当地的生活习惯,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在操作时,我会尽量运用容易获得的,当地的材料和当地的人才。一是因为当地的材料更能抵御当地的环境,在外观上也和当地景观相协调;二是因为这样更能确保赈灾资金用在当地,建筑需要修补时也能由当地人自己完成。比如菲律宾台风灾害后建临时住宅,框架全用纸管,地基用装上砂子的啤酒箱子,这两样都是哪儿都有,最容易获得的材料,同时因为是临时建筑,所以能够循环使用,造价低廉的素材最经济;墙壁就采用当地多产的竹子等,光也能透进去,非常漂亮;屋顶用蓝色的塑料布上铺棕榈叶编织物,当地很热,棕榈的隔热性很强,这些都是适合当地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