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3—5年建成较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

09.09.2015  10:05

  记者日前从省金融办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金融改革取得了较快发展,金融业增加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为2647.65亿元,同比增长23%,占GDP比重达到7.67%。同时,农村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进展顺利,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新局面。

  省银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省内(除深圳)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825.25亿元,同比增长12.65%,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0.30%,比上年同期水平高出3.61个百分点。

   省金融办解读

  3年3亿支持粤东西北

  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今年3月,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在国内率先系统性部署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工作。《意见》要求,通过3—5年的努力,我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

  从数据上看,目前我省金融业总资产已经超过20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快速上升到8%以上,本外币存贷款、上市公司数量、保费收入等多个金融发展核心指标都居国内前列,正由金融大省加快向金融强省发展转变。但农村金融仍然是我省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以粤东西北地区最为突出,粤东西北12市金融业增加值仅占全省9.5%。

  在此背景下,省政府将农村金融列入“五大金融”发展战略,2014年将建设农村普惠金融列为重点工作事项,2015年将普惠金融“村村通”(即“信用通、站点通、服务通”)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并在3年内拿出3亿元财政奖补支持资金重点支持粤东西北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广东银监局解读 辖内法人银行

  取消收费项目103项

  2014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随后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进一步要求银行倾斜资源支持小微企。

  据了解,省银监局正推动银行单列不良贷款容忍度,以激发员工“做小做微”的内生动力。同时,省内银行机构已基本成立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门机构,调配专门的人力物力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针对融资贵问题,省银监局要求银行加强金融服务收费规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省银监局透露,2015年以来,广东省(除深圳)内法人商业银行累计取消收费项目103项,整合精简收费项目342项,降低收费标准180项。

   专家解读

  引入金融活水

  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认为,当前广东二元经济结构较为突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分化明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间发展差距也较大,《意见》希望通过鼓励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扶持手段,吸引雄厚的民间资本进入广东农村地区,引入金融活水,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逐步消除广东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黄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