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3年投入近亿元建设西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18.03.2016  08:59
西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取水口是为满足四平村的农田灌溉需要而设计,受惠群众约2000人,而凉亭、沿江步道、亲水平台、石桌和石凳、陂头等是为打造白宫河水景观而设计(如上图,林翔摄),这些均属于白宫河(白宫段)治理工程。

 

  早春三月,记者来到梅江区西阳镇的田间地头,只见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河水沿着水渠缓缓流入田中,村民们手持农具正在平整田地。“现在村民用水方便了,不少农田复垦了,多亏区里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西阳镇鲤溪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建说。2013年以来,梅江区投入近亿元支持西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26个行政村262个自然村,共治理河段35公里、加固山塘水库15座、修复陂头20座、新建三面光圳道56公里,受惠群众近万人,有效保障了辖区农业生产用水。

  种植水稻,水必不可少,然而对鲤溪村溜下、下马田两个村民小组的180多名村民来说,用水难已经是困扰他们十年的问题。据李国建介绍,两个村民小组部分水田的灌溉仅靠一条小河,十多年前的一场山体滑波将小河掩埋阻断。“没有水就没法耕种,大约60亩农田逐渐撂荒。”

  在下马田的一条小河旁,记者看到,一条水泥砌成的水圳立于河床之上,圳道里的水哗哗流淌。李国建介绍,这条约50米长的圳道就是被山体滑坡冲毁的河段,被纳入西阳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范围,去年3月建成。正在修整田埂的村民房新英告诉记者:“之前因为缺水,家里有2亩多水田抛荒了三年,去年修了水圳后,用水很方便,自家的水田又能耕种了。”据李国建介绍,两个村民小组以前遭抛荒的60亩农田目前已大部分复垦。

  2014年初,西阳镇启动“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26个行政村,通过新建圳道、陂头、维修山塘,改善水源条件,优化用地结构,提高水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大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所有项目均在2015年底完成建设,大幅改善村级水利基础设施面貌。

  西阳镇“治水”,不仅注重灌溉系统的设计,还兼顾水景观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该镇阁公岭村对面白宫河的一个景观陂头上,三名工人正在为凉亭铺设水泥地面,一条由红砖砌成的小道沿着河堤自凉亭向远处延伸,陂头的另一侧设有农田灌溉取水口。西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取水口是为满足四平村的农田灌溉需要而设计,受惠群众约2000人,而凉亭、沿江步道、亲水平台、石桌和石凳、陂头等是为打造白宫河水景观而设计(如上图,林翔摄),这些均属于白宫河(白宫段)治理工程。“我们还保留了沿河的古树等绿色资源,注重生态、亲水、休闲、文化,形成人水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

  (李艳良 李新苑 马健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