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分享会

17.10.2014  09:56

  “在我们暖风中国队家访时发现有一位小男孩趴在地上看书,这是一位下肢瘫痪的孩子,小男孩的父母因车祸去世了,只有一位80多岁的奶奶抚养他,因大小便失禁,生活自理能力差,未能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上学,我们了解到小男孩的情况后,在我们义教的时候,每天安排队员接送他上学,他渴望学习,渴望上学的眼神让我们终身难忘。我们也及时建立了小男孩的档案,正在寻求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的帮扶”。


 


“暑期我们宁养义工服务队的队员来到我校附属医院,照顾一名年仅一岁半的晚期癌症患者西宇,他患上的是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队员一直轮流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帮助孩子的父母照顾他。遗憾的是,一周以后孩子就离世了,我们队员心里都很难过,为了避免影响孩子父母的情绪,我们强忍住难过的泪水,后来我们协助孩子的父母安排西宇的后事,等我们送西宇父母回老家后,我们队员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流出了难过的泪水。


 


在“三下乡”成果分享访谈时,七位优秀的学生代表用朴素的语言讲述着他们的下乡经历和感人的瞬间,现场时常响起感动的掌声。 


10月15日晚,我校团委在两校区通过双向视频直播举办了我校2014年暑期“三下乡”成果分享会。学校党委宣传部吴征宇部长、学工部湛江校区负责人李鸣老师、党委宣传部湛江校区负责人岑伟强老师、校团委湛江校区负责人蔡定彬老师、各二级学院团委正副书记、“三下乡”指导老师、校院两级立项队伍代表、学生代表等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团委许崇泰老师主持。


 


会上,校团委蔡老师宣读了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表彰文件,对获得先进的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了颁奖,三支先进团队交流了活动经验;随后,党委宣传部吴征宇部长在讲话中用“出众”、“出彩”、“出品”总结了我校的“三下乡”工作,希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成为我校特色鲜明,品牌突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最后两校区进入了“三下乡”分享会的“重头戏”—优秀个人访谈。会议在现场观众热烈地掌声中结束。


 


“三下乡“成果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明年的”三下乡“活动提前动员,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深入社会、走向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大力传播生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悉,今年学校团委联合党委宣传部、生命文化研究中心,以“传播生命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为主题,举办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共派出182支队伍,其中校立项队伍30支,院级队伍152支,逾万青年学子分赴全国各地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三下乡”队伍共获得社会资助近48万元,服务群众达8万多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活动获得了各级媒体报道456次,其中获得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搜狐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280次,获得南方网、新疆网、山西新闻网等省级媒体报道22次,获得虎门电视台、东莞日报、图读湛江等市县级媒体报道154次。媒体的高度关注树立了我校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团宣  图/陈泳渝    刘钧豪 编/周圆 审/岑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