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已连续8年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16.09.2015  17:06

东莞时间网讯   今天(16日)上午,东莞市政府 新闻 办、市农业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总体情况和成效。

据东莞市农业局副局长苏韩暖介绍,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头等民生大事,自2011年开始,每年都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重要内容。十多年来,东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全市蔬菜农残平均合格率从2005年的不足70%到99%;生猪瘦肉精残留合格率从不足50%提升到目前的99.99%;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及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已连续8年未发生涉及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事故。

健全监测监管机制

农产品检测样本大幅提升

2002年之前,东莞市只有市级检测机构开展监测工作,每月检测各类农产品样本100份左右。到2014年,市镇两级检测机构全年检测各类农产品样本超过75万份,检测范围涵盖蔬菜、畜禽产品、粮食、水果及食用菌等主要食用农产品,检测单位覆盖全市所有生产企业、合作组织、种植户、各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检测项目包括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投入品质量等多达数百项。

在本地蔬菜生产环节,东莞市建立了例行监测(市级机构)、日常抽检(镇级机构)、执法监督抽查及专项抽检等多种形式开展农药残留风险监测及监管工作机制,并且检打联动,对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及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率先推行诚信体系建设

东莞市农业局注重创新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在全省率先推行诚信体系建设。为全市12家农产品生产企业、354个蔬菜基地以及1.3万多户蔬菜种植户建立质量安全档案,通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追溯信息系统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单位、种养户基本情况及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实行信息化、网络化、动态化监管。

率先实现对个体农户网格化动态监管

2015年东莞市农业部门在完善农产品生产环节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推行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通过将辖区内所有农药经营单位和蔬菜产地进行规划分片,落实具体责任人,同时将网格单元内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户、农资经营店的区域、地块、作物、编码、人员责任等基本情况及监管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并定期对纳入诚信监控系统进行更新,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全覆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