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示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拟获奖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示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拟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各项目负责人: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华南农教〔2021〕6号)要求,经组织申报、所在单位推荐、学校评审等环节,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拟授予“基于'听说读写行考'的《概论》立体化建设与实践”等54项成果(含3项研究生成果)为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公示时间为2021年5月12日至5月18日,共7日。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提出,经由所在单位向本科生院反映,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匿名异议材料恕不受理。
联系人:曹广祥 李艳丽 王欢
电 话:85280052
邮 箱:gjyj@scau.edu.cn
附件: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拟获奖名单
本科生院
2021年5月12日
附件: 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拟获奖名单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成果主持人姓名 |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不含主持人) | 备注 |
1 | 基于“听说读写行考”的《概论》立体化建设与实践 | 周尚万 | 叶晖有、黄威威、项赠、徐大兵、朱斌、陈珺君、林哲珣 |
|
2 | 构建学科特色竞赛体系,提高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 | 陆永跃 | 李云锋、许益镌、卓侃、刘家莉 |
|
3 | 以国家级一流混合课程应用为抓手培养农业航空方向新农科创新人才 | 兰玉彬 | 张波、李继宇、李玉玲、邓小玲、陈盛德、韩宇星、张亚莉、文晟、漆海霞 |
|
4 | 《兽医药理学》“三引入-双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孙坚 | 蒋红霞、曾振灵、刘雅红、孙永学、熊文广 |
|
5 | 农林院校双向育人的“五维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魏福义 | 赵峰、曹静、李娇娇、林利云、朱艳丽、刘文琰、文斌、岑冠军 |
|
6 | “科教融合、成果导向、竞赛引领”三轴联动卓越生物质利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许细薇 | 蒋恩臣、简秀梅、任永志、胡志锋、吕娟、马巧智、何光设 |
|
7 | 基于科教融合的资源环境类本科生创新能力研究与实践 | 王建武 | 马强、孙彦钊、刘璐、曾子焉、周凯文 |
|
8 |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 陈玉生 | 张兴杰、卓彩琴、廖慧卿、马林芳、李颖奕、曾永辉 |
|
9 | 构建校园网络空间安全生态圈,探索网安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 蒋育燕 | 黄志宏、李舜鹏、黄琼、张波、何斌斌、徐春笙 |
|
10 | 行政管理专业“思业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路径研究 | 张玉 | 戴育滨、史传林、方敏、唐斌、武玉坤、欧阳晓东、宋丽娟、石玲玲 |
|
11 | 夯基立新,以思政为核心的工科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 李庚英 | 徐添庆、何春保、闫国琦、陈雄锋、杨雨冰、李高扬、张敏 |
|
12 | 构建“德智融合”培养模式,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植物学课程教学体系 | 白玫 | 吴鸿、李雁群、郝刚、张荣京 |
|
13 | 新文化视域下艺术学跨专业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曾智林 | 涂先智、戚芳妮、唐涤非、杨慧全、王芳、黄兰、辛珏、郑璀颖 |
|
14 | 《分子生物学》研究型教学团队的构建与实践 | 王少奎 | 李华平、张亚锋、王兰、李云峰、刘自强、杨美艳、宋瑞凤 |
|
15 |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袁中友 | 杨正喜、游珍、望晓东、刘光盛 |
|
16 | 面向国际化的生态环境类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蔡昆争 | 章家恩、骆世明、谈凤笑、王建武、舒迎花、黎华寿、蔡一霞、田纪辉 |
|
17 | “四创式”兽医人才动物医院临床实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苏荣胜 | 孙永学、陈义洲、石达友、马勇江、郭宵锋、吴志文、李少川 |
|
18 | 把文化艺术融入本科教学培养新农科茶学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 曹藩荣 | 李丹、谭新东、马红彦、晏嫦妤、许玫、张钰乾、孟慧、周玲、郑鹏、孙彬妹 |
|
19 | 程序设计公共课实践平台建设和双循环教学体系实践 | 陈湘骥 | 肖磊、刘财兴、王琴、周运华 |
|
20 |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工程认证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 | 黄琼 | 殷建军、尹令、崔金荣、邱少健、黄沛杰、陈湘骥 |
|
21 | 时空融合、知行耦合、师生多维互动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 王丽 | 钟青萍、方祥、廖振林、邹苑、莫美华、王洁 |
|
22 | 科创引领产业面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雷炳富 | 董汉武、郑明涛、刘应亮、梁业如、卢其明、张学杰、胡航、刘维、庄健乐、胡超凡 |
|
23 | 基于“三链五合”的文化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廖杨 | 史传林、黄文勇、王宇丰、李晨光、张沁洁 |
|
24 | 基于“三全育人”的“一轴·两翼·三融合”阅读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黄征 | 邱冠文、康健明、姚红兵、王中海、韩明明、黎小妮、李肖、季频、王小菊 |
|
25 | 马克思主义情景剧与原理课实践教学改革 | 王竹波 | 蒋正峰、黄浩、聂文军、程华 |
|
26 | 生态语境化教学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 | 肖好章 | 尹晓霞、邓飞、秦洁、周素文 |
|
27 | 基于“一台四库”的“四位一体”应用型种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徐振江 | 饶得花、刘洪、江院、周玉亮、马启彬、陈婷婷、冯发强、邱友媚 |
|
28 | 基于逆向思维培养农科人才通识管理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张少翃 | 库夭梅、刘小波、李玉峰、陈建军、陈然、谢虎 |
|
29 | 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语料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邓飞 | 尹晓霞、夏妙月、吕靖、李飞武、杨敏、秦建华、刘玉花 |
|
30 | 基于实验素养提升的线上线下协同式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林碧敏 | 刘小波、陈敏、肖勇、刘海峰、倪春林、周晓华 |
|
31 | “价值引领+能力为本”目标下的社会工作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模式 | 卓彩琴 | 张兴杰、马林芳、李锦顺、陈玉生、苏巧平、林诚彦、曾永辉 |
|
32 |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黄文勇 | 廖杨、刘红斌、吴斌、杨姗姗、熊颜 |
|
33 | “传善境之道,营植景之境”风景园林植物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 翁殊斐 | 冯志坚、冼丽铧、李自若、高伟、秦新生、姜春宁 |
|
34 | 文化自信的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陈文品 | 张凌云、许玫、曹藩荣、李丹、郑永球 |
|
35 |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食品工程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李璐 | 肖南、陈佩、解新安、宋贤良、李雁 |
|
36 | 专业认证背景下“一体两翼四结合”的农业院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何春保 | 邵家声、李庚英、李高扬、胡威、刘爱华、张敏 |
|
37 | 公共管理专业乡村振兴人才“学-赛-研-练”链式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杨正喜 | 张运红、朱汉平、邹静琴、贾海薇、刘辉 |
|
38 | 面向“新三农”提升经管类人才运用本土化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阶能力 | 米运生 | 万俊毅、谭莹、李鎏、王丽萍、陈风波、刘仁和、杨学儒、陈艳艳、李巧璇 |
|
39 | 生物化学线上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巫光宏 | 朱国辉、初志战、吴骏、陈庆梅、赵利锋 |
|
40 | “两山”理论视域下大学生低碳素质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创新 | 吕辉雄 | 陈少华、郑芊、梁瑜海、陈杨梅、陈火君 |
|
41 | “四位一体”混合教学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 张 芸 | 周恩浩、龚正想、黄志宏、李玉玲 |
|
42 | 面向绿色、健康与可持续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规划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 | 杨文越 | 王婷、王凌、彭昌操、章家恩、叶昌东、赵晓铭 |
|
43 |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风景园林专业建筑类课程群的教学实践研究 | 潘建非 | 高伟、李梦然、江帆影 |
|
44 | 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 肖莉 | 周燕、杨志程、丁仕虹、杨德贵、岑冠军、夏强、谢韶锋 |
|
45 | 面向新工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 罗 霞 | 罗阔、李震、刘洪山、王建、谢家兴 |
|
46 | 三全育人视域下农业院校资助育人体系实践与创新 | 赵凤 | 周志荣、韩丽、殷舒、邵家声、田立、史锐 |
|
47 | 课程思政背景下“四位一体”情商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吴琪 | 蔡传钦、欧阳俊、何凯、林媛、苏冠贤 |
|
48 | 构建多维融合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刘锋 | 张琴、吴贤奇、刘熙东、邓智心、何效平、欧群 |
|
49 | “专项教学+体质监测+阳光体育”三位一体有效推进学校体育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 陈华东 | 钞飞侠、李嘉鹏、赵东升、潘林权 |
|
50 | 面向新型工科专业学生数据科学思维培养的数据挖掘课程建设与改革 | 吕盛坪 | 李庆、王海林、李君 |
|
51 | 蚕病学全英教学和管理模式应用 | 孙京臣 | 冯敏、何小敏、欧阳俊、任菲菲、张以农、王雄 |
|
52 | 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养殖专业高水平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王俊 | 刘文生、杨慧荣、秦启伟、辛齐兴、陈广龙 | 研究生教学成果 |
53 | 四链协同驱动农业院校化工材料类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实践 | 杨卓鸿 | 倪春林、袁腾、胡洋、张超群、杨宇 | 研究生教学成果 |
54 | 孙红岩 | 于宗赫、周胜、但学明、 李言伟 | 研究生教学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