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年水运经济形势分析

17.05.2014  00:04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下,我省水运行业突出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建设群众满意交通为宗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各方面工作,促进水运业和谐健康发展,水运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水运结构转型发展初见成效,港口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琼州海峡运行秩序取得关键性进展。               全省水运行业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治理,企业经营形势企稳回升,盈利面不断扩大;淘汰老旧小型船舶500艘/13万载重吨,投入30亿元新增和改造400艘船舶/60万载重吨运力,平均运力超过1500载重吨/艘;北江沿线的水泥、建材等大宗货物水运比重由2012年19%提高到28%。国内最大的散货运输企业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落户广东,国内仅有的两家LNG水运企业经营资格之一由中海油阳江实业有限公司取得。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开局良好,以广州航运交易所为重点积极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全年航运服务交易额突破20亿元;省内水运企业实现产值260亿元,居全国第二。             全省港口总体运行良好,大部分港口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沿海港口“三大发展战略”(亚太中心战略、南北枢纽战略、珠江门户战略)初见成效。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5.6亿吨,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11.08%,增速较2012年高出5.79个百分点,改变了2011、2012年连续两年增速下滑的趋势。珠海、虎门港跨入亿吨大港,全省吞吐量亿吨港口达到5个,能力超亿吨的港口有6个。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越香港,跃居全球第三位。珠江口湾区港口群积极拓展内外贸航线,开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超过250条,马士基1.8万标箱的集装箱船挂靠深圳港,欧洲、北美市场继续巩固,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港口合作不断加强。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多式联运得到长足性发展,港区公共基础设施统筹利用进一步强化,阳光引航工作加快推进。             综观国内外,当前全球经济结构仍在深度调整中,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金融动荡替代债务危机成为全球关注视点。全球实体经济呈弱复苏态势,在此背景下,全球航运市场走向全面复苏仍较为困难,广东港航面临的发展形势错综复杂。如何加快转变港口发展方式,促进我省港口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仍是未来几年的发展主题。   一、 水路运输生产情况           2013年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80亿吨,同比增长18.4%;完成货物周转量910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3.49%;完成客运量2426万人次,同比下降10.97%;完成旅客周转量10.2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21%。2013年全省(广东省注册,下同)新增船舶708艘,新增运力85万载重吨,新增船舶的平均吨位1200载重吨。截止2013年底,全省拥有船舶运力8358艘,1471万载重吨,其中沿海及近远洋船舶919艘,运力788万载重吨,船舶平均吨位为8575载重吨,内河水路运输(含港澳航线船舶)船舶为7439艘,运力683万载重吨,船舶平均吨位为918载重吨。           二、港口生产情况         1. 港口泊位情况         至2013年底,全省共拥有生产性泊位2953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为273个;其中沿海泊位1850个,内河泊位1103个。全省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到14.67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5101万TEU;其中沿海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到12.75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4438万TEU,内河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为1.91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为664万TEU。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到11.52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4886万TEU。           2. 港口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6亿吨,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1亿吨,居全国前列,同比增长7.89%;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5.1亿吨,同比增长4.9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951万TEU,居全国前列,同比增长3.95%。港口生产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表1    全省港口吞吐量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13年 完成情况 2012年 完成情况 比增 (%)
一、货物吞吐量 万吨 156373 140776 11.08
其中:外贸 万吨 50554 48171 4.95
沿海港口 万吨 130831 121265 7.89
其中:外贸 万吨 47093 44951 4.77
内河港口 万吨 25542 19510 30.92
其中:外贸 万吨 3461 3220 7.48
二、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 4951 4763 3.95
沿海港口 万TEU 4420 4256 3.85
内河港口 万TEU 531 507 4.73
三、旅客吞吐量 万人 3046 2869 6.17
沿海港口 万人 2598 2457 5.74
内河港口 万人 448 412 8.74
            3. 各市港口生产情况           从沿海主要港口来看,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72亿吨,同比增长4.66%;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50万TEU,同比增长5.16%。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34亿吨,同比增长2.6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28万TEU,同比增长1.48%。湛江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80亿吨,同比增长5.26%,旅客吞吐量完成1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5%。珠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0023万吨,同比增长29.41%。汕头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038万吨,同比增长10.41%。         从内河主要港口来看,佛山港货物吞吐量为5474万吨,同比上升4.2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5万TEU,同比上升3%;肇庆港货物吞吐量为2954万吨,同比增长8.2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0.1万TEU,同比减少1.27%。 表2     2013年各市港口吞吐量完成情况表
地市 货物吞吐量(万吨) 其中:外贸(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旅客吞吐量(万人)
广州 47200 11461 1550 77.0
深圳 23398 18174 2328 490
湛江 18006 5973 45.2 1235
珠海 10023 2036 88.1 640
汕头 5038 1428 129 -
佛山 5474 2247 275 73.7
肇庆 2954 272 70.1 -
东莞 11187 2140 199 30.9
江门 6737 895 93.4 17.0
惠州 8045 1859 16.4 -
中山 6876 675 132 124
茂名 2370 1274 10.3 -
阳江 2055 1163 - -
揭阳 2510 - - -
潮州 1051 634 0.2 1.0
云浮 1635 181 11.1 0
清远 1008 0 1.7 332
汕尾 628 139 1.7 -
韶关 53 - - -
河源 - - - 24.0
梅州 125 - - -
            4. 重点集装箱码头公司生产情况             2013年珠三角各专业集装箱码头公司吞吐量绝大多数保持增长趋势。其中深圳港3大集装箱码头表现较为平淡,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与赤湾集装箱码头仅实现分别为1.20%及0.65%的增长,蛇口集装箱码头则同比下跌3.70%;深圳大铲湾(一期)码头与东莞市虎门港集团公司增速较快,两者增长原因有所差异。大铲湾(一期)码头进港的大型船舶增长较快,8001-12000TEU进港船舶带动外贸吞吐量上升;东莞市虎门港集团公司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沙田港区7、8号泊位投产后,该公司积极拓展内贸航线,带动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各码头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情况详见表4。   表3 全省重点集装箱码头公司吞吐量统计表
序号 企业名称 2013年 (万TEU) 2012年 (万TEU) 比增 (%)
1 广州港集团 1301 1220 6.56
其中 广州南沙港务有限公司 573 526 9.08
  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 450 423 6.34
2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 1079 1066 1.20
3 蛇口集装箱码头 604 627 -3.70
4 赤湾集装箱码头 535 532 0.65
5 中外运广东公司 302 285 5.96
6 东莞市虎门港集团 150 98.2 53.01
7 汕头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118 110 7.18
8 广东省航运集团 105 101 3.6
9 深圳大铲湾 100 57.1 75.14
10 珠海港集团 75.7 59.9 26.27
11 湛江港集团 37.7 31.0 21.61
数据来源:除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自报外,其他为各市港口管理部门报送。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上线“可取走式”换乘指引牌
近日,有细心的市民乘客留意到,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