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街坊晒出上世纪70年的照片 一台黑白电视上千元
改革开放40年,电视机从无到有,从小屏幕到大屏幕,从黑白到彩色,从凸式到直角,从普平到纯平,再到数字高清、液晶等,无不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如今,电视机成为寻常百姓家中最为普通的家用电器,而且规格、品牌繁多,有的家庭还不止有一台。但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却并非如此,那时电视机还是奢侈品,是富裕家庭的象征。
图/受访者提供
近日,厚街社区的徐玉成晒出了一张其在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黑白电视老照片,据说当时购买这台黑白电视需要上千元,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当时极少数人能买得起,所以村民都把黑白电视当作富裕家庭的象征。这台黑白电视还是当时的“网红”,每到晚上就有一窝蜂的村民到徐玉成家看电视,场面甚是壮观。
70年代购买一台黑白电视要上千元
据徐玉成介绍,这张黑白电视老照片是在1972年拍摄的,当年他正值18岁,照片中,他穿着白色短袖和西装裤,侧着身子站在黑白电视旁。黑白电视的尺寸比起现在的彩色电视小的多,大约只有14寸。当年厚街并没有黑白电视卖,这台黑白电视是他的亲戚从香港带回来的,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黑白电视,当时激动得不得了,便用也是亲戚从香港带回来的相机站在黑白电视旁拍下了这张照片。
据了解,黑白电视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但在当时购买一台黑白电视需要上千元,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极少数人能够买得起,所以村民都把黑白电视当作富裕家庭的象征。徐玉成说,当时普遍人的工资在15元一个月左右,而购买一台黑白电视机就要八九百元,这对当时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是奢望。
电视节目少有时间限制
小编看到,在黑白电视上有一条长约半米的鱼骨天线,原来这条鱼骨天线是用来接收电视信号的。徐玉成说,这条鱼骨天线当时是在深圳买回来的,还有一台专门接收电视信号的机器放在屋顶,要看电视时,就要打开这台机器和拉出鱼骨天线才能接收到信号。另外,在黑白电视旁边还放着一台稳定器,据说是用来稳定供电的,“当时家家户户没什么电器,大多仅有几盏电灯,所以供电系统较弱,而电视是大功率电器,必须要在旁边放置一台稳定器才能稳定供电。”
在徐玉成印象中,当时收看节目并不像现在打开电视就可以随意收看了,而是有时间限制的,只有在某个时间才有电视节目收看,他还记得每逢周二电视台是休息的,打开电视只看到一个彩色的星球,说明没信号收看电视节目了。还有电视的节目也很少,当时的黑白电视是没有广东台、湖南台、东莞台等地域电视台,内地的就只有中央台,以翡翠台和本港台为主,收看的节目也是以香港新闻、香港电视剧为主。
引村民晚上串门收看电视节目
由于当时极少数人拥有一台黑白电视,且没有过多的娱乐节目,所以能看一场电视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自从徐玉成家有了一台黑白电视,就引起了许多村民的注意,并把这一消息迅速传开了,使得黑白电视机瞬间成了“网红”,一到晚上就有一大群村民到他家收看电视节目,场面壮观。徐玉成也很欢迎村民到他家看电视,一到晚上就打开家门和电视等待村民来家里看电视。
“一到晚上吃完饭不久,就有村民陆陆续续搬凳子到我家霸头位看电视,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还全家一起过来。”徐玉成笑着回忆,村民在他家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的热闹场景令他印象尤为深刻,他家的黑白电视放在客厅中间,村民一来看电视整个客厅都是坐满人的,平时一般有20多人,人最多的时候有30多人,客厅都已经坐不下了,有人还宁愿站在家门口看,因此还成了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文/黄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