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科学界最大丑闻:小保方晴子事件终结

22.12.2014  12:35

  2014年1月28日,31岁的小保方晴子宣布培育出新型“万能细胞”,当时引起全世界瞩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本理化学研究所19日宣布,曾宣称培育出STAP细胞的日本理研所研究人员小保方晴子,在一系列验证试验中都未能制造出这种细胞。STAP细胞存在的可能性极低,事实上已经被否定。小保方则于当日宣布辞职。

  理化学研究所发生和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小保方晴子带领的课题组,在今年1月3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培育出了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而且制作方法很简单。

  这一结果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干细胞治疗的重大突破,为替代受损细胞甚至生长出新的人体器官带来了希望。但很快有众多研究人员揭露论文存在诸多疑点,因为他们无法复制出小保方的结果。

  理化学所调查后在4月1日发表报告,宣布论文存在“捏造”和“窜改”,《自然》杂志也在7月撤消了小保方晴子发表的论文。

  后来理化学研究所决定,允许小保方在7至11月底期间进行验证试验。

  验证小组称,小保方不仅使用了论文中提到的实验方法,还借助另一种名为三磷酸腺苷(ATP)的酸性物质试图制作出STAP细胞。在实验中虽然偶尔也出现了像STAP细胞发出绿光的细胞,但通过详细调查发现其并不具备万能性。

  验证小组负责人相泽慎一说:“我们无法重现STAP现象。”他还说:“我们原计划继续试验到明年3月,但是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决定终止实验。

  这是否意味着STAP细胞不存在,相泽慎一表示他不能给出回答,“我能说的只是我们无法复制最初的结果。

  小保方晴子19日发表声明,对于未能重现结果和给理化学所带来困扰表示道歉,还说自己已经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