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被拐福建18年终认亲 深圳警方比对DNA找到亲人

30.04.2015  11:05
小青的叔叔靠这颗痣认定没找错人。 - 新浪广东
小青与家人团聚。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小青的叔叔靠这颗痣认定没找错人。 小青与家人团聚。

  南都讯  “一看他手臂上的痣,我就知道是他!”小青的叔叔说。

  小青于18年前被人从贵州拐卖到福建莆田。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通过DNA比对确认了小青的父母。昨日在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内,亲属们靠着小青手臂上的痕迹,就确认孩子真的回来了。

  福建青年安徽打工来到深圳寻亲

  小青现年23岁,他的身份证显示是1992年7月出生,户籍在福建莆田。小青还有两个弟妹。不过小青说,他从小就知道他不是父母亲生的。

  “我记得我在一个空地上,房屋的外面,有一个中年男子诱骗我,把我抱上摩托车,后来又坐火车。”小青说,他还真切地记得自己被拐走的情景,在养父母家里,大人们说话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透露出他是被拐来的。

  小青说,养父母后来也生了弟弟和妹妹,对他一直很好,不过他还是一直想找到亲生父母。小青被拐走的时候,年龄还小,对于出生家庭的情况,他已经毫无印象。

  这些年小青辗转多地打工,目前还在安徽工作。从2013年,他开始通过“宝贝回家网”发布寻亲信息,不过并没有音讯。两个月前,在一次节目中,他结识了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大队副大队长温妙洋,这才有了此次深圳的寻亲之旅。

   堂弟被拐找到亲人给他机会

  两个月前,也就是今年1月28日,温妙洋代表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去北京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录制了一期寻亲节目。

  当时有一对四川离异夫妻想通过节目找到17年前被拐走的儿子。公安机关通过全国公安机关一个D  N  A库进行比对,发现这对夫妻的儿子也在寻找着他们。

  温妙洋介绍说,这对夫妻的儿子现在名叫郑加宝,早前已经通过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采集了血样,将自己的D  N  A信息录入到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  N  A数据库,试图寻找亲生父母。

  在这次节目中,正是温妙洋带着郑加宝一起从深圳飞到北京。分离了17年的家庭,得以团聚。

  在节目中,郑加宝回忆说,他一直知道自己是被拐的,养父母虽然一开始对他不错,但是后来生了儿子后,就让才10多岁的他承担了全部家务,早上就要洗一家人的衣服,也没有再让他念书。找到亲生父母后,郑加宝倍感高兴。

  这一期节目的录制现场,小青也在,原来郑加宝是他在福建莆田家庭的堂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也就是在这次节目中,小青才知道公安机关有一个这样的D  N  A数据库,能够帮助他找到父母。

  于是虽然户籍地在福建,工作地在安徽,小青就通过这样的机缘巧合找到了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大队副大队长温妙洋,想找回亲生父母。而温妙洋当然也爽快地答应了。

  DNA比对显神威

  今年的3月份,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为小青采集了血样,并送到了该局技术处D  N  A实验室。D  N  A实验室受理检材后,对小青的血样进行检验鉴定,提取出D  N  A,录入到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  N  A数据库。

  数 据库再次发挥威力,比对中,1997年8月在贵州报失的一对夫妻的D  N  A被识别出来。掌握到这个信息后,深圳市公安局打拐办民警进一步开展核查及联系 贵州警方,重新采集了何某荣、杨某的血样,并由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技术处D  N  A实验室进一步检验比对,最终确认小青的父母就是贵州凯里市的这对夫妻。

  据他们介绍,孩子是1993年1月出生,取名何青唐,小名“小青”。当时家中还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现在深圳打工。儿子被拐几年后,他们再生了一个儿子,还在读高中。

  昨日,这对夫妻从贵州赶到深圳,他们的女儿以及几名亲属一起来到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而小青也带着新婚的妻子,还有刚刚找到父母的堂弟也来到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

  小伙子希望能兼顾两个家庭

  亲人相见,小青的父母、二叔还有妹妹都哭成一团,小青和他们拥抱问好。小青的二叔显然并不需要什么D  N  A去判断孩子,而是掰着小青的手臂,指着他手臂上的痣说,看到这个痣就知道没错了。

  小青的二叔说,小青是在4岁半的时候被拐走,当时他和小青的父亲都在凯里市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小青和比他小一岁的妹妹就在工地附近玩,当天中午快到12点的时候,他们去找孩子吃饭时,才发现小青已经被拐走了。

  “他爸爸几天都没有回家,到处找,我们都以为他精神出问题了。”小青的二叔说,事发之后,他们报了警,还托亲戚老乡到处打听留意,但一直毫无讯息。此番接到警方电话,他们最初还怀疑是不是个骗局。

  一家人终于团聚。小青圆了自己的寻亲梦。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养父母。对于以后,他说,肯定要带着妻子一起回老家看看,但希望养父母和亲生父母都要兼顾到。

  寻亲指南

  寻亲先找公安部门采集血样

  据 悉,2014年以来,深圳市公安局刑侦打拐部门,通过强化案件侦查、D  N  A比对等工作,在媒体、志愿者及市民的配合下,为19名与小青有一样经历的人 员找回亲生父母。仅2015年至今,就成功帮助11名怀疑年幼被拐的人员找回他们的亲生父母,其中分离最久的长达25年。

  深圳市公 安局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09年,公安部建成打拐D  N  A数据库并在全国联网运行后,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要求,深圳市全力抓好了“五类人 员”D  N  A采集入库工作:对现案中失踪儿童家长D  N  A信息,在接报案同时就立即做好采集入库工作;对未采集到的被拐儿童父母D  N  A信息,分批 前往湖南、四川、安徽等8省寻找和采集;对福利、救助机构救助的街边流浪乞讨儿童,联合民政部门开展D  N  A采集工作,并入库比对;对自己要求采集 D  N  A的失踪儿童,打破案发属地管辖的工作常规,积极做好采录工作。

  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有关负责人也呼吁,对于凡是怀疑自己被拐卖的人员,均可以就近到公安机关采集血样。

  防拐指南

  孩子被拐要立即报案

  据悉,自2009年公安部组织开展全国性的专项打拐工作以来,深圳市公安局探索出了一条打、防、建多措并举的打拐工作新路子,拐卖案件偶有发生并且发案数逐年下降、破案率和被拐儿童找回率逐年上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成立有打拐专业队,设立专项行动办公室;同时,各区分局刑警大队也相应组建了打拐专业队伍或专业小组,全市共投入打拐警力130名。

  尤其针对失踪儿童解救“黄金24小时”的特点,深圳市创建了失踪儿童“快处、快查、快布控”的工作机制,出台了《深圳市公安局快速寻查失踪儿童工作规范》,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

  据悉,2011年,公安部还将深圳市该项工作机制在全国推广应用,该项工作机制受到了普遍好评。该工作机制实行近6年来,切实做到了每宗警情“宗宗有落实、件件有跟进”,成功查找回失踪(绝大部分为离家出走)儿童近800名。

  采写:南都记者李亚坤

  摄影:南都记者霍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