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300多个市级单位全部完成2014年财政决算公开

12.11.2015  10:36

过去半个月里,东莞市级单位陆续对外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从公开的账本情况看,市级单位的“三公”支出连续两年实现只减不增,内容也日趋细化,但同时公布时间跨度大、查询渠道不统一、人均接待标准差距大等情况也引起不少热心市民的关注。

11月11日,东莞市财政局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截至目前,除涉密部门外,2014年部门预算经市人代会批准的单位均已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接下来,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对市级单位财政信息公开程序及渠道的规范,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现状

“三公”支出连续两年实现“只减不增”

据市财政局介绍,按照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第十四条规定,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决算均应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决算中的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市财政局透露,由于2015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公开部门决算的第一年,各单位在公开格式方面经验不足,为此,该局以财政部2014年部门决算公开为范本,在此基础上对部门决算进行公开,进一步规范了公开的格式。

在市财政局看来,总体而言,2014年东莞市级部门决算公开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

继去年试点公开60余个单位的部门决算后,今年公开部门决算的单位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除涉密部门外,全市300余个预算单位已全部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涵盖人大、党委、政府、政协以及群团等主要组成部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

二是公开内容不断细化。

在各单位的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中,除例行对本单位的收支总体情况以及决算年度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介绍外,今年新增一章节专门对部门“三公”经费支出作出说明。此外,包括因公出国(境)人次和组团数、公车购置数、公车保有数和公务接待批次和人次在内的“三公”支出明细数据也悉数公开,公开内容进一步细化。

数据显示,2014年“三公”支出比年初预算压减0.68亿元。在中央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的约束下,2014年市本级“三公”支出连续两年实现“只减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