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金融学教授为何毅然出家修道?

09.09.2014  19:49

  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是儒释道的文化,儒释道三家实际上是一体。因此,佛教和传统文化、国学实际上是一体的关系。佛教是释迦摩尼佛的教育,和儒家是孔子、孟子的教育,道家是老子、庄子的教育一样。教学的目的都是要让大众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三家都是教导我们要从做人开始,从孝顺父母开始。佛教中讲“净业三福”,孝养父母、事奉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家讲的五戒和儒家讲的五常是一样的,“不杀生”就是“”,“不偷盗”就是“”,“不邪淫”就是“”,“不饮酒”就是“”,“不妄语”就是“”。

  因此,佛教确实不是迷信,而是教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如果您对佛教不太了解,相信读过《体验人生最高享受》后,您一定会明白这些道理。

  

  记者:据我所知,在你们出版的“中华文化讲堂系列图书”中不少是定弘法师的作品,不过那时他还叫钟茂森。最近你们又出版了他的《体验人生最高享受》一书,您又是这本书的编者,应该说对定弘法师十分了解,请您介绍一下定弘法师,最好是有别于“官方简介”,读者想了解一下法师的一些特质。

  肖祥剑:是的,末学在过去几年当中一直在整理传统文化的经典,其中就有不少定弘法师的作品,不过当时法师还没有出家,他的俗名是钟茂森博士,一共出版了有二十多种,都是定弘法师在家的时候讲解的儒释道的经典,像《弟子规》、《感应篇》、《孝经》、《论语》等等,很受读者欢迎。最近我们出版的《体验人生最高享受》,是法师出家后公开出版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一共十一篇演讲,是定弘法师对自己学佛的心路历程的一个回顾。法师在18岁的时候就接触了佛法,26岁时在美国获得了金融学的硕士和博士,之后在大学教书,教金融。后来到澳洲的昆士兰大学教书,也是教金融。再后来因为受到恩师的感召,就辞去了高薪的工作,来全力义务弘扬传统文化.从2006年辞职一直到2011年出家,一直在世界的各地进行讲演,参加过许多国际大型的活动,像“世界佛教论坛”、“黄帝文化论坛”等等。到2011年7月15日,法师因缘成熟,剃度出家。法师出家以后,一门深入佛法,目前正遵循佛制,一心学习戒律。

  记者:现在读者特别关注阅读体验。我在读这本书时候,自然而然被定弘法师平实的叙述所吸引,浮躁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很享受这种阅读感觉。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本心灵励志的书。您在编选、阅读《体验人生最高享受》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肖祥剑:末学在编辑这本书的时候,从法师出家后的演讲中精心挑选了十一篇,这个编辑过程令末学法喜充满,聆听法师的讲座,令人深受感动,阅读法师的文字般若,则令人感悟到佛法的高深和微妙。

  现在的人心都很浮躁,目前市面的书很多,很多都是教人追求名闻利养的。实际上,世间的人享的是洪福,住好的房子,开好的车子,吃高档的饮食,穿很好的名牌。但是享洪福其实也会有苦恼,因为一个人的福报是有限的,福报尽了,人生就很苦了。选择修行的人,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减少,心地越来越清净,所需要的越来越少。正如西方一位哲人所说,一个人真正的富有,不是因为他拥有很多,而是因为他需要的很少。所以方东美教授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一个人学佛之后,他能够觉悟人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知道人生应该怎么样走,朝哪一个方向努力,不会被外在种种的诱惑所迷惑。真正我们明白之后,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一般人对于世间的乐只是欲望的满足,人有欲望就有苦。而学习佛法得到的是法喜,这种喜悦是没有穷尽的。

  记者:很多读者不理解:一个学有所成的金融学教授,卖掉国外的房子,汽车,把财物都捐了,银行账号都注销了,全部舍弃、放下,一心出家修道,为什么?您认为钟茂森博士是怎么变成定弘法师的?

  肖祥剑:在这本书中,法师有一篇演讲叫做《体验人生最高享受》,讲得非常的详细。法师能够放下高薪、体面的教授工作,选择出家修行。怎么样做到的?其实就是四个字——看破、放下。看破人生的真相,放下名利的诱惑。法师在演讲中讲到,你不能看破就先看淡,不能够放下就先放松,总之要一点一点的放下对于世间名闻利养的诱惑,因为人一旦好名,到最后就死在名上,好利就死在利上,名利二字害死人。真正把一生的精力放到利益大众上来。法师之所以选择出家,也就是一心希望弘扬佛法,利益大众。所以,自古以来,出家是将相之所难为,出家人被称为人天师表。就是因为出家人不为自己,为的是利益一切众生。

  记者: “人生最高享受”的内容和标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您认为定弘法师的最高享受是什么?

  肖祥剑:人生最高的享受,对于每个人来讲标准都是不一样,但是这里面也有是非对错。方东美教授讲到:学佛是人生的最高的享受。可能世间人不一定认同,因为他不了解。学习佛法,我们对“”要有一个认识,佛是印度语,翻译成中文是“觉悟”的意思,所以最高的享受就是要觉悟,觉悟才能够快乐,如果不觉悟,就会像现在的许多有钱人,虽然物质很富有,但是内心很苦恼,这样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

  法师出家后,从一个高薪的教授变成一个没有薪水的人,而且现在还持不捉金银的戒律(就是不碰钱财),从一个有名的教授成为一个出家人,一般人可能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学习佛法对这个就会有认识,世间不缺乏金融学的教授,但是缺乏弘扬佛法的人才,所以定弘法师在出家时就立志要弘扬佛法。法师人生的最高享受就是弘演佛法,就是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过一个觉者的生活。

  记者:我听过您在香港讲课的视频,您现在是否也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您看来,佛教与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肖祥剑:是的,末学这些年也是受法师的影响和感召,从一开始的学习传统文化,到现在也在全国各地和大家分享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也是希望能够为弘扬传统文化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是儒释道的文化,儒释道三家实际上是一体。佛教和传统文化、国学实际上是一体的关系。佛教是释迦摩尼佛的教育,和儒家是孔子、孟子的教育,道家是老子、庄子的教育一样,教学的目的都是要让大众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过去雍正皇帝就讲到:儒释道三家,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传统文化兴盛,佛教才会兴盛,反过来也是如此,因为佛教中所讲的道理和我们中国的儒道两家所讲的道理思想是一样的。都是教导我们要从做人开始,从孝顺父母开始,佛教中讲“净业三福”,孝养父母、事奉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家讲的五戒和儒家讲的五常是一样的,“不杀生”就是“”,“不偷盗”就是“”,“不邪淫”就是“”,“不饮酒”就是“”,“不妄语”就是“”。因此,佛教确实不是迷信,而是教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记者:在您看来,佛教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其意义是什么?

  肖祥剑:佛教对普通的读者来讲意义非常的巨大。佛家有一句话:“佛法难闻,中土难生。”能够听闻到佛法非常的不容易。中国人对于佛教大多都是知道,但是往往有很多的误解。现代的佛教确实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有人就指出,现在有各种的佛教,如迷信的佛教,旅游的佛教,商业的佛教,企业的佛教。实际上,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释迦摩尼佛令众生觉悟的教育。既然是教育,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的。学习佛陀的教育,可以让我们对人生的真相更加的了解,能够觉悟人生。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真正得到大自在,人生会充满了喜悦。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无论您是不是信仰佛教,都应该认识一下佛教,了解一下释迦摩尼佛,您认识和了解后,再决定是否来学习这样一种教育。如果不认识、不了解,就将其斥之为“迷信”,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如果您对佛教不太了解,相信读过这本书后,您一定会有所了解。

  [释定弘简介]

  释定弘,俗名钟茂森,2011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十五)在香港圆明寺畅怀老法师座下剃度,法名“定弘”。 定弘法师出家前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客座教授。澳洲净宗学院副院长、方东美研究所副所长。先后在世界各地的宗教活动和论坛上发表演讲,在第一、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上均发表过学术演讲。出家前曾在录影棚录制儒释道经典讲座数千小时,出版著作二十余种。

  [图书简介]

  《体验人生最高享受》是定弘法师出家以来的一系列演讲合集。包含《我为什么要出家》《学习诚敬心的心得分享》《佛法的人生智慧》《体验人生最高享受》《禅与福慧人生》《宗教团结——共同弘演爱的教育》《振兴佛陀教育的方法》《如何降伏淫欲》等十一篇演讲的文字集结。法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大众佛陀教诲的真谛,让我们共同聆听法师的文字般若,亲近佛陀,证悟人生,体验人生的最高享受。